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53章 省事

第153章 省事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十七日,天子下诏正式迁都。根据记载,董卓临行前在洛阳搞了一次大屠杀活动,把所有富豪集中起来,胡乱安个罪名,集体处死,财产全部没收。普通百姓强迫迁往长安,不愿意走的也全都处死。

董卓撤到城外的御花园毕圭苑,然后纵火将洛阳城焚毁,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洛阳就这样化为废墟。董卓下令在洛阳周围二百里范围内大搞“三光政策”,烧光、抢光、杀光,还命令士兵开棺掘墓,盗取珍宝,邙山一带密集地排列着本朝多位先帝的皇陵和许多贵族的墓地,此时都无法幸免。

以前还有顾忌,不敢太过份,现在要走了,凉州军开始到处烧杀取乐。阳城县(今河南登封)乡民正在举行祭神仪式,凉州军开到,立即大开杀戒,所有男人全部被杀,头颅割下来挂在车上,载着抢来的妇女,一路敲敲打打,宣称在前线打了胜仗。

在前线被抓住的俘虏情况更惨,凉州兵用布涂上油裏在他们身上,然后从脚下点火,活活烧死,围观的人看着取乐。

三月五日,天子一行到达长安。此时,袁术、孙坚开始攻击洛阳,董卓无法脱身,长安的事务都由刚刚提拔为司徒的王允来主持。王允妥善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对天子给予尽心保护,对董卓曲意逢迎,让董卓很满意,放心地把长安的行政事务都交给了他。

三月十八日,董卓做了他早就想做的一件事:下令将已经转移到长安的袁氏家族所有人全部处死,包括太傅袁隗、太仆卿袁基,无论大小,不分男女,连怀中的婴儿都不放过,一共杀了五十余口。

袁绍、袁术对董卓由国恨从此又添了家仇。

做完这些事,董卓开始全力对付从南面一路杀过来的孙坚。

董卓深知自己这个老同事的厉害,所以在三路大军的安排上,特别重视南面这一路,安排了胡轸、吕布、华雄三员猛将共同对付。

胡轸此时担任陈郡太守,是董卓嫡系中的嫡系,吕布属于并州军,虽然跟董卓以父子相称,但手下的队伍在董卓集团里属于杂牌军,华雄也是董卓手下的一员猛将,担任都督一职,但对他的其他情况所知甚少,他的实际影响力与他后来的名气相比差得多。

南路的力量本来最强,但凉州军和并州军在配合上好像出了问题,胡轸这

个人打仗或许有一套,但处理人际关系却不太行,他性格急躁,手下士兵纪律性也差,谁要作战不利,他就喊着要杀军官,弄得大家很紧张。

他们探听到孙坚主力到了一个叫阳人聚的地方,立即急行军赶到那里,想把孙坚包围。到达时天色已晚,士兵们还未吃饭,胡轸和吕布产生了分歧,胡轸想休整一夜明天再说,吕布认为应该搞突袭。胡轸无奈,下令攻击,结果人困马乏肚子饿,加上孙坚早有准备,攻击无果。

孙坚反击,胡轸、吕布大败。孙坚率部向东北方向运动,想与颖川、酸枣等地的友军会合,董卓安排徐荣、李蒙在梁县附近进行截击,这回大败了孙坚。这是徐荣两个月内第二次露脸,第一次他在成皋大败曹操,第二次在梁县大败孙坚,两次都是全胜。

孙坚很狼狈,只领着程普等几十骑突出重围,徐荣的兵穷追不舍。孙坚头上戴着一个红色头巾,平时看着挺酷,这时候就要命了,红头巾成了一个标志,凉州兵拼命追击着打,孙坚手下将领祖茂提醒孙坚,把头巾摘下来给自己戴上,孙坚才得以解围。

梁县之战和汴水之战有许多相似之处,对手都是徐荣,联军一方都是大败,曹操危急时有曹洪赠马,孙坚逃命时有祖茂解围。

不过好歹孙坚也逃过了一劫,整顿散兵到了颖川郡,与这里的友军豫州刺史孔伷会合。

他们两个见面的时候应该很尴尬,因为一个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豫州刺史,一个是袁术刚刚“表奏”的豫州刺史。好在也没人在公开场合提起,为了反董大业,孔伷给了孙坚很大的支持,补充了他的人马。孙坚重新向阳人聚方向杀了回来。

孙坚再次与胡轸、吕布、华雄在阳人聚交手,别看孙坚打徐荣不行,打胡轸倒很顺手,不仅取得大胜,而且斩杀了华雄(华雄不是关羽所杀)。胡轸和吕布逃回洛阳。

孙坚继续追击,董卓有点扛不住,派人给老同事捎去 ,希望和解,为表示诚意,还提出两家合亲的请求,遭到孙坚断然拒绝。

董卓派吕布守洛阳,自己率主力向西撤退,到达渑池一带,做出回师长安的姿态。孙坚向洛阳发起进攻,守城的吕布败走,孙坚由洛阳南门之一的宣阳门攻入城去,将洛阳收复。

洛阳此时已成一片废墟,就连南宫和北宫也荒无人烟,孙

坚命令士兵打扫宫殿、太庙的卫生,整理被破坏的诸陵,并意外在一口井里发现了传国玉玺。

董卓无心在洛阳一带跟孙坚纠缠,而是命令主力全部撤向关中。

孙坚本想追赶,但袁术命他火速回军,因为后方不稳,南阳郡有被他人吞并的危险,孙坚只好撤军。南下募兵

曹操、鲍信带着从成皋前线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