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51章 钻空子

第151章 钻空子

不用说他也明白,袁绍不是投奔他来的,而是来接管他的。当初洛阳密谋,他是袁绍等人布在冀州的一颗子,现在到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可以,现在所有的一切自己凭双手奋斗而来的,与袁本初何干呢?现在要把这些拱手送上,韩馥心里实在不甘。

不仅是韩馥,换成谁都不会心甘。

可袁绍这小子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人虽然呆在渤海郡,眼睛却紧盯着邺县,韩馥派去监视他的人报告,陈留郡那边不断有人来找袁绍,也不知道密谋些什么。

按照韩馥的想法,袁绍才是心腹之患。至于董卓,素来没有个人恩怨,只要他不打到冀州来,反不反他都无所谓。

正当韩馥的阶级立场出现摇摆不定的时候,董卓的特使也到了。董卓以献帝的名义诏令韩馥讨伐刚刚起兵的酸枣联军,同时将联军的领袖袁绍捉拿归案,押送到洛阳。

如果接受董卓的命令,意味着自己的冀州刺史将继续是一个合法身分,而且可以得到董卓集团的支援。拒绝接受,他就不得不把自己与袁绍捆在一起。

接受,还是不接受,成为韩馥痛苦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宏图大略的人,虽然运气比任何人都好,但眼光和气度比任何人都差,他不明白乱世生存的法则是不进则退,他只想守住自己的地盘,不想干过任何冒险的事。后世对他的评价没有太大争议:懦弱。不过我看还应该再加一条:自私。

懦弱而自私的韩馥思考的结果是站在董卓一边。不过,他心里没有底,也不知道手下人怎么看,于是先征询自己的心腹治中从事刘子惠,应当帮助袁绍还是董卓(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

这个刘子惠是中山国人,跟酸枣的许多人都有交情,尤其跟刘岱很熟,常有书信来往。刘子惠回答韩馥:“现在起兵是为了国家,哪来的姓董还是姓袁?”这个回答让韩馥颇感惭愧。刘子惠进而说服韩馥打消倒向董卓一方的念头,全力支持袁绍。

韩馥也考虑到支持袁绍是民意,于是放弃先前的想法,给袁绍写了封信,转告酸枣会盟的情况,支持他起兵。

袁绍重新获得了自由,立即携许攸、逢纪等人动身前往邺县,到了邺县以后,听说河内郡太守王匡也加入到义兵的行列,就赶到河内郡,避免与韩馥发生冲突。

河内郡属

司隶校尉部,更靠近洛阳,是联军与凉州军对峙的前线。袁绍从大后方渤海郡来到河内郡,实现了靠前指挥,使整个联军阵营有了更明确的中心,大家深受鼓舞。

在南边的袁术,也开始时来运转。

酸枣会盟霹雳一声响,也传到了南方的荆州、扬州各郡县,有几个郡动手比较快,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反应最快的是荆州刺史部长沙郡太守孙坚,他从西北战场转到南方当地方干部,干得也很不错。这是个革命热情一向很高的同志,这一次也不会落后。孙坚整顿人马,即刻向北进发。

与孙坚同时起兵的,还有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郡太守张咨。王睿这个荆州刺史当得很失败,他下面至少有两个郡太守跟他有矛盾,都想找个机会算计他一下。一个是武陵郡太守曹寅,另一个就是孙坚。

平时没有机会,现在一乱机会就来了,孙坚与曹寅合演了回双簧,由曹寅假冒当时正在荆州视察工作的朝廷特派员(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密令,要孙坚将王睿逮捕处死。

孙坚拿到这个假密令,立即起兵前往荆州刺史部的治所汉寿,他们骗开城门,孙坚拿出密令,要逮捕王睿。王睿又急又气,问孙坚他犯了什么罪?孙坚回答:“我也不知道(坐无所知)。”王睿吞金而死。

孙坚引兵继续北上,一直到达南阳郡,南阳郡的太守张咨也是当年袁绍他们密派出来建立根据地的,本来是友军,可二人最后也动上了刀子。

孙坚到达南阳郡,给张咨写了封信,要求提供军粮。可能是孙坚摆的谱太大,张咨有点不爽,跟下面的人商量,大家认为孙坚不过是本州相邻另一个郡的太守,大家平级平坐,互不隶属,无权调发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对孙坚不加理睬。

一下子惹恼了孙坚,刚杀过刺史的孙坚,又动了杀太守的心。孙坚先备了礼物拜访张咨,按照礼节,次日张咨也要备下礼物前来答谢,就在孙坚军营里的酒桌上,孙坚突然发难,将张咨斩杀。

朝廷对各地已经失去了控制力,像孙坚这样擅杀朝朝廷高官的行为,事后居然也没有事,于是大家便纷纷效仿,看谁不顺眼就杀谁,这与变民流寇已经没有两样了。孙坚敢这么做,靠的是实力,谁有实力谁就说了算,天下由法制、礼制阶段进入到拼实力的阶段。

孙坚

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军队里长期供职,有勇有谋,还善于拉队伍,此时他的手下,已经齐聚了程普、黄盖、韩当、朱治等一批日后的名将,很有战斗力,所以才敢如此行事。

但是短短几天里连续大开杀戒,地方震怖,人心不稳,孙坚也有点心虚。这时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