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49章 财团

第149章 财团

大臣晋见天子不能佩带武器,除非有特别允许。董卓不是天子,大家还没有养成跟他一起开会先邀出武器的习惯,倒霉鬼扰龙宗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董卓的目的达到,以后很多人见到他腿都开始发颤。

董卓还时不时请大家吃饭,当你吃到中途,他突然说要表演个节目,在大家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几个被绑着的人就带了上来,董卓说这是刚抓到的罪犯,于是当众玩开活体解剖,剥皮、挖眼、抽筋,凡能想到的人类惨剧都给你上一遍,心理正常的人吃多少肯定要吐多少,董卓仍然跟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

用这种流氓手段,董卓迅速建立了绝对权威,这一回,他就是宣布要想当联合国秘书长也没有人敢反对了。

于是,中平六年(189年)九月一日,在崇明殿召开百官大会,在董卓的胁迫下,何太皇下诏罢黜少帝刘辩,降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就是汉献帝。

史书记载,何太后呜咽流泪,文武官员满目悲怆,但都不敢吱声。

完成这一法定程序后,何太后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三天后,董卓下令用鸩酒将她毒死。何进的母亲、一个被封为舞阳君的老太太也未能幸免,被杀死,尸体抛入御花园。何进的弟弟何苗被开棺戮尸。东汉帝国最后一家有权势的外戚何氏家族彻底灰飞烟灭。

董卓因为拥立新帝有功,被封为郿侯,擢升为相国。这是东汉官职序列里没有的职务,如果追溯起来,只有西汉初年萧何享受过这一殊荣。董卓不仅上升到与萧何同列的高度,而且同时获得三项特权:赞拜不明、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按照礼仪,大臣朝见皇帝的时候旁边要站一个司仪官,把他的官衔和名字都喊出来。比方说此刻董卓去见皇帝,司仪官就要喊“郿侯、相国董卓,参见皇上”,然后董卓就要跪下来,说“吾皇万岁,万万岁”。“趋”是小步快走的意思,见到皇帝为表示恭敬,老远就得一路小跑过来,这就是“趋”。见皇帝,

既不能携带武器,也不能穿鞋子,表示诚惶诚恐

现在董卓拥有了三大特权,见到皇帝司仪官喊完“郿侯、相国”的时候可以省略董卓的名字不喊,这就是“赞拜不名”;老远见到皇帝也不用一路小跑,可以端个架子慢慢走,这就是“入朝不趋”;上朝的时候别人光脚板,自己可以穿鞋,而且可以佩戴武器,这就是“剑履上殿”。

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看似很无聊,却有很大明堂。因为一百多年前王莽兄玩过一次篡汉夺权的把戏,上面这几出就是篡权全攻略之一,所以但凡提出这样的特权,下面就只剩一步了:自己当皇帝。

把这些事摆平,董卓腾出手来要收拾袁绍等人了。按照董卓的想法,对于这些逃犯,要继续加大追捕力度,把他们没有跑掉的亲属,全部抓起来诛杀。

太傅袁隗等袁绍的亲属,以及曹操等人的家眷此时都在董卓掌握之中,眼看凶多吉少。这时,周毖、伍琼等出面及时阻止了董卓。

周毖此时任尚书,伍琼任城门校尉。根据记载,周毖是凉州刺史部武威郡人,跟董卓算是老乡。董卓大权在握,但是总为缺少熟悉京师情况、能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心腹而苦恼,周毖是老乡,又有才学,又肯听自己驱使,所以董卓很高兴,对他言听计从。

周毖劝董卓说:“袁绍本不想跟您作对,因为在废立的事情上得罪了您,他内心恐惧,所以才逃亡。这个人没有多大志向,但如果追捕太急,他势必反抗,袁家四世三公,影响力很大,如果他挑头造反,情况很麻烦。现如今不如来软的,赦免他的罪过,给他个郡太守当,袁绍肯定会感激,不会造反了。”

在董卓面前说这些话的时候,周毖心里一定在想:很久没有把假话说得这么光辉灿烂了!

但董卓居然信了,马上发布命令,赦免了袁绍等人的罪过,任命袁绍为渤海郡太守,对于袁隗等人,不加为难,给予优待。

这是董卓的一个败笔。但如果认为董卓脑子这么简单,任凭周毖等人三寸不烂之舌就可

以玩转,那也是对董卓智慧的一种侮辱。董卓是个武人,但决不是白痴,之所以他同意这么做,是因为他只能这么做。此时的董卓,有难言之隐。

在董卓忙着收拾洛阳一摊子事的时候,有一伙兄弟趁机给他捣了回乱,这些人是黄巾军在河东郡一带的余部,他们号称为“白波军”,活跃着洛阳西北至关中一线。

这里恰是董卓要命的地方,如果被白波军控制了,董卓与凉州的联络线以及后援补给线将被切断。董卓不敢小视,立即派他的女婿牛辅前去剿灭。

牛辅是凉州军里的猛角色,战斗力很强。但奇怪的是,面对类似于民兵组织白波军,牛辅却吃了败仗。

让董卓烦心的还不止这些。在董卓浩浩荡荡开赴洛阳的时候,朝廷在西部地区仍然驻有重兵,统帅是董卓的老上级左车骑将军皇甫嵩。他手下至少有四万精兵,驻扎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一带,随时可以向自己发起攻击。

面对左右夹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