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48章 目瞪口呆

第148章 目瞪口呆

矛盾在一次会议上爆发,据记载,董卓提出这个问题后,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最后董卓急了,手按剑柄,大声喝叱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用这种态度对我!你难道还不明白,天下大事,已在我掌握之中,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敢反抗!你小子难道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够锋利?”

旁边的人都吓傻了,因为董卓这个人说杀谁就杀谁,不分场合。

可袁绍一点都不怕,他也拔出佩刀,怒吼道:“天下健者,岂独董公?”然后扬长而去。

这件事不会发生在朝堂上,因为在那个地方董卓和袁绍都不可能带剑带刀。这件事发生的地点可能是董卓的府里,袁绍跟董卓闹翻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有人把袁绍称为草包,我一直认为袁绍其实一点都不缺英雄气概。

袁绍从董卓家出来,立即叫上逢纪、许攸、陈琳来到曹操所在的军营会合,同时派人通知袁术前来。他们经过秘密商议,决定马上逃出洛阳。

对于出逃,此前已经有了预案,袁绍本人往北逃,去找冀州牧韩馥;曹操往东,找陈留太守张邈;袁术往南,找南阳太守张咨。逢纪等人跟随袁绍行动。

逃到目的地以后,迅速组织力量,共同起事,讨伐董卓。

袁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跟自己闹翻,然后又不辞而别,这是董卓没有料到的。董卓这时候想的还是如何让袁绍屈服,把面子找回来,压根没有想到袁绍不跟他玩了。等传来确切消息的时候,袁绍、曹操、袁术等人已经逃出了洛阳。

袁绍、曹操、袁术是如何逃出来的,史书没有作交代,但应该也不难,因为他们在洛阳还有一定影响力,且早有逃亡的准备。袁绍逃亡的时候一点都不狼狈,应该有不少人保驾,因为他还挺从容,出洛阳东门的时候,还不忘把朝廷颁发给他的司隶校尉的印信挂在门上。

而曹操逃亡前却没有时间回家,他是一个人跑的。袁术这小子临跑路之前还干了件缺德事,他以前经常到曹操家串门,熟悉路,

他离开洛阳前还拐到曹操家一趟,告诉卞氏说曹操已经让董卓杀了,结果引起曹府上下的恐慌。

这件事记载在《三国志》武宣皇后(卞氏)传记里,只有两三句,让人摸不着头脑,可信度似乎不高。因为袁术一样要逃亡,目的地是南阳郡,路也不近,他哪有心思跑到曹家来造谣?

不过,即使袁术没造谣,用不了两天,外面肯定也都传开来了。曹操下落不明,府里的人害怕日后受诛连,都想跑。

危难关头,卞氏保持了镇定,他告诉那些想各奔东西的家人:“曹君生死未卜,如果大家今天散了,明天他回来,我们有何面目与他相见?再说,即使曹君发生了不幸,大家就是死在一起又有什么了不起!”

关键时刻她控制住了局面,曹府上下安定了下来。后来,在家人王比的协助下,卞氏带着两岁的曹丕居然平安地逃出了洛阳,与曹操会合。

逃亡之路

有证据显示,袁绍不是一个人逃出洛阳的,除了逢纪、许攸、陈琳等人,还带着他的夫人刘氏,以及三人儿子袁谭、袁熙、袁尚。

袁绍的这几个儿子也挺有本事,日后都显露出过人的才能。但这似乎又不是什么好事,无论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家庭,能人太多反而容易出事情。

袁绍带着老婆孩子和谋士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洛阳,虽然他刚走董卓就开始 通缉他,但奇怪的是没有关于他路上遇到麻烦的记载,说明他的出逃是早已设计好的,沿途都有人保驾护航。

袁绍的目的地是冀州,州治在魏郡的邺县(今河北临漳)。出洛阳走东北方向的大道可以直达。大体上的走法是,先沿黄河往东,过河内郡到达朝歌,然后直往北。在折往北方的时候,袁绍决定把妻子刘氏和三个儿子留在黄河以南,派人护送到兖州刺史刘岱那里。

刘氏与刘岱是同族,有亲戚关系。对于冀州之行,袁绍心里不是完全有底,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袁绍的担心不无道理,“袁氏故吏”的冀州牧韩馥对于袁绍的到

来并不是完全持欢迎态度。他把袁绍一行安排到治下的渤海郡,这是沿海地区,海岸线北起如今的天津市区,南抵山东利津一带。

韩馥告诉袁绍渤海郡是全国数得着的大郡,人口数超过凉州、并州,可以在此招兵买马,积蓄实力。

可等到袁绍一行到了那里,发觉不太对劲,渤海郡已成韩馥的势力范围,韩馥的人整天盯着,说是搞后勤,实际上是搞监视。袁绍他们想干什么事先都都要请示,那个时候没有电话、电报,不能上网发邮件,一个请示就得一半个月,而且往往没有下文。

实际上,袁绍他们被软禁起来了。

往正东方向跑的曹操,运气更差。由于走得急,没有带上卞氏和曹丕,连个招呼都没有来得及打,也不知道他们急成什么样,会不会遭到董卓的报复?曹操离开洛阳后,心境差到了极点。

曹操出逃的待遇也比袁绍差得远,他是一个人跑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