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47章 亲政

第147章 亲政

何进被杀后,丁原陷入迷茫,他不是袁绍一伙的,袁绍也没有及时派人来跟他联络,丁原本来就缺少谋略,下一步如何行动,真是不知道。

丁原在用人方面也问题,吕布这时候给他当办公室主任(主簿),这是一个被公认为反复无常的小人,丁原将毁在他的手里。

吕布字奉先,并州刺史部五原郡九原县(如今包头一带)人,骁勇而有武力,精于骑马射箭,力量过人,号为飞将。

当时的洛阳,能单独跟董卓动手的就是丁原,丁原在人数上占优,还有张杨、张辽、吕布这样的猛将,如果真打起来,袁绍、袁术、曹操这些人再一掺合,董卓必败无疑。不管丁原有没有这个想法,董卓都认为这很要怕,必须先发治人。但不能硬来,只能智取,吕布就成了拿下丁原的关键。

董卓可能也先摸了摸底,发现吕布这个人道德水准差,可以作为攻击的目标。他策反了吕布,然后由吕布杀死了丁原。董卓升吕布当师长(骑都尉),后来又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丁原的旧部张杨见势不妙退到黄河以北的河内郡,在那里自我发展,成为割据军阀。丁原的另一个旧部张辽在洛阳无依无靠,归顺到吕布手下。

张辽字文远,并州刺史部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朔县)人,也是数得上的猛将,他勇力过人,为丁原所器重,此后一直追随吕布,吕布死后,成为曹操手下的重要将领之一。

董卓短时间内收服了何进、何苗的旧部,策反了吕布,将并州军归入自己,一时间势力大增,正在这时,他从右扶风赶来的后续部队也到了,先期抵达的有二万人之多,兵力不足的危机完全解除。

再来说说袁绍。

当董卓大搞策反和兼并的时候袁绍也没有闲着。经过与许攸、逢纪等核心幕僚的商议分析,他采取的策略是保存有生力量,不跟董卓在洛阳死拼,积极向外部发展,扩充实力,积蓄力量,跟董卓在洛阳之外决战。

这个战略也不失为当前形势下的一种高明之举。在袁绍的安排下,王匡、桥瑁等人秘密带人离开了洛阳,向东部的

冀州、兖州一带发展,加上此前离开的鲍信,袁绍在洛阳以东的外围地带布下了几颗棋子。

在袁绍的秘密授意下,周毖、伍琼等人摇身一变,成为董卓的谋士。董卓是个武夫,手下都是武将,最缺文人和谋士,这几个人取得很大成功,慢慢得到董卓的信任。

周毖等告诉董卓要想稳定局面,必须重用一批党人和名士,这与董卓的想法相吻合,他绝不是街头打打杀杀的小混混,既然干到了这个份上,做个中兴之臣、进而开创自己的王朝也不是没有可能。既然这样,就必须提高品味,上点档次,干出点让人称道的事。

所以,对于周毖等人的建议,他全部采纳。董卓让何顒开出一份名单来,他全部任用。何顒先拿出一份名单,上面有荀爽、陈纪、韩融、蔡邕、申屠蟠等人的名字,董卓照单全部录用。

这些人大多数是何进当年重用的名士,只有一个蔡邕,本朝最具知名度的大学者、音乐家,一直在外面流放,他是何顒的好朋友。何顒告诉董卓要是把他弄回来加以重用,影响力将不同一般。

董卓于是派人寻找蔡邕,竟然很快找到了,董卓把他请到洛阳来,给予重用。

周毖等人其实只是虚幌一下,他们的目的是取得董卓的信任,让董卓觉得他们是真为自己着想。这个目的达到后,他们亮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又给董卓递上了一份名单。

这份名单上有韩馥、刘岱、孔伷、张邈、张咨、张超等人,这些人其实董卓都不大认识,全凭何顒等人忽悠,何顒说这些都是老实人,但都深得名望,如果能任用这些人当地方官,地方上的局面就能稳定下来。

韩馥、刘岱、张邈已经作过介绍。孔伷字公绪,陈留郡人,最初为名士符融所举荐,在陈留郡太守冯岱手下作驻京办主任(上计吏),能言善辩,有一定活动能量,也有一些小名气。张咨,情况知道得很少;张超,是张邈的弟弟。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袁绍的死党。

董卓不了解这些情况,稀里糊涂地把他们全部任命了: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

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豫州刺史部陈留郡太守,张咨为豫州刺史部南阳郡太守,张超为徐州刺史部广陵郡太守。

接到任命,袁绍悄悄给这些人分别谈了话,交待了下一步行动方略。然后这些人一刻不停地离开洛阳上任去了。

这个任命很有讲究,冀州、兖州、豫州以及陈留、南阳、广陵,自北向南呈一个弧状,在洛阳以东、以南地区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半包围,这是给董卓预备的。

董卓没有心思照着地图看,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整合洛阳的武装上。除此之外,就是想办法收买人心。

荀爽在老家颖川郡呆得好好的,突然接到诏书任命自己为青州刺史部平原国相,荀爽纳闷极了,自己老百姓一个,怎么会突然被任命到上千里之外的平原国当行政长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