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40章 僵持

第140章 僵持

眼看僵持不下,袁绍悄悄告诉何进:可以接受。

何进的算盘是,即使蹇硕是名义上的指挥官,但仅占八分之一而已,实权还是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怕他做什么。

这样,中平五年(188年)八月,万众期待的新军将领人选终于颁布。具体是: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对于这个结果,何进表示满意,天子派来一条狗,我就给你派出一群狼。

由于得到了大将军何进的配合,新军组建工作进展顺利,各营都加紧了人员招募和武器配备,然后开始训练。

两个月后,在洛阳上西门外的平乐观组织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为了把仪式搞得隆重热烈,有关部门突击修建了一座高台,作为主阅兵台,台上还修建了阁楼,总高达十余丈。离主阅兵台不远,又修了一个小阅兵台,高九丈。

十月十六日,灵帝刘宏亲自登上主阅兵台,站在台上的阁楼下,他一身戎装,自称“无上将军”。在不远处的小阅兵台上,是同样一身戎装的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何进。

阅兵开始,灵帝走下阅兵台,亲自跨上有护裙的战马,检阅整齐列队的数万名将士。灵帝纵马疾驰,绕场三周,然后把象征军权的指挥刀交给何进。

这样的场面近年来很少有过,在黄巾余部起义仍不断的情况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在灵帝看来可以壮大国威,让谋反者胆寒。

史书还记载了这次阅兵式上的一个细节:灵帝绕场检阅完毕回到主阅兵台上,兴奋之情仍然没有散去,他一回头发现身边站着受邀参观阅兵式的嘉宾盖勋,作为在西羌作战很有名气的将领,灵帝很想知道今天的仪式够不够威武,于是就问盖勋对仪式有何感想。

盖勋字元固,凉州刺史部敦煌郡广至县人,世家出身,在与羌人作战中立下战功,此时担任西部边防某师的师长(讨虏校尉),回京师公干。

天子正在兴头上,盖勋应该说些让天子听着舒服的话。谁知道盖师长偏偏不开巧,他说:“我听说古代圣明的国王只展示恩德而不炫耀武力,如今盗匪集中在边疆,却在京师展示武力,能起到多大

的作用呢?”

盖师长不给面子,灵帝却没有生气,因为他认为盖师长说得有理。

不过,这番话也让阅兵台上的另一个人听到了,这就是蹇硕。蹇硕从盖勋的言谈中,发现这个人很容易跟袁绍之流走到一块,于是开始提防他。

其实,灵帝心里的想法不能完全说出来,羌人也罢,黄巾也罢,都是远处的敌人,近处的敌人反而更可怕。虽然贵为天子,拥有一切,但失去了对权力的掌控,就会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自己身边像盖勋这样有能力的人实在太少,宦官虽然听话、可靠,但能力、名望都不足。灵帝想到这儿,不禁打了个寒战,他回头望了望旁边的蹇硕。

灵帝揣测道:靠着苦心栽培的这个人,能让隐藏在自己心里的那个愿望最终实现吗?天子的困惑

灵帝的生母董太后,解渎亭侯刘苌的夫人,在儿子刚刚继位的时候,因为那时候长乐宫有个临朝称制的窦太后,所以她只屈尊得到了一个慎园夫人的称号,而且只能居住在河间国的家乡,母子分隔两地。

宦官们诛杀了陈蕃、窦武,窦太后失去外援,宦官们把董夫人迎接到洛阳,使灵帝母子团聚,上尊号称为孝仁皇后。此前,灵帝的生父刘苌已死,被追认为孝仁皇帝。但是,窦太后没有被废,后宫里出现了两个太后并立的情况。

窦太后不久死了,董太后开始参与朝政。灵帝舅舅家的人开始崛起,先是董太后的哥哥、灵帝的大舅董宠被提提拔为皇城卫戍部队司令(执金吾),接着董太后的侄子、灵帝的表哥被任命为京师警备区司令(卫尉),二人都手握兵权,举足轻重。

就在西园军组建的同时,灵帝又下达一道命令,提升董重为骠骑将军,成为帝国的军事统帅之一,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第二副司令,仅次于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张温,大约与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右车骑将军朱俊相当。

灵帝培植舅舅一家的势力,是针对何皇后及大将军何进势力膨胀而采取的对策。因为王美人事件,灵帝对何皇后开始厌烦,但由于何进在外面不断发展势力,灵帝暂时不能对她有所动作。

董太后扶持了哥哥和侄子仍然觉得难以与儿媳妇一家相抗衡,但自己家里的人实在有限,

她把目光转向同族,可仍然没有什么收获。这时候,一个人出现在董太后的视野之内,这个人也姓董,而且手握兵权,具有相当的威慑力。

这个人就是董卓。

董卓在与冀州黄巾军作战时因为不利而被免职,陷入事业的低谷。但这家伙天生是打仗的好手,尤其在西羌地区,与羌人打交道很得心应手。

中平元年(184年)冬天,西羌地区的汉人拥立羌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帝国的护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