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36章 骑师

第136章 骑师

不同,此番曹操前往青州任上,心里颇有点踌躇满志。即使在不太强调干部任职年龄的东汉,三十岁能当上太守毕竟也不多。

黄巾军掀起的高潮被压制下来,全国局势突然变得平静起来,曹操心里关于“乱世”、“治世”的思考又发生了轻微的变化。也许天不灭汉,只要天子肯于振作起来,朝野上下充满正直之士,国家的根基还是稳固的。

在治世里做个能臣也是自己的人生选项。要做个能臣,就要积累实践经验,了解民情,增添阅历,使自己不断受到历练。此番到济南国任职,就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曹操来的时候很兴奋。

但到任不久,曹操便被迎面泼来凉水浇了个透心凉,心情变得很差。

济南国下辖东平陵、於陵、台、菅、土鼓、梁邹、东朝阳、历城等十个县,由于以前历任国相疏于政务,不能严于治理,造成吏治的腐坏,这些县令和县长绝大多数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任的济南王名叫刘康,是河间王刘利的儿子,他与当地这些县官结成同盟,又与朝廷里的宦官权要们来往密切,结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谁到这里来上任,也无法施展拳脚。

一开始,大家并没有把这个三十岁的国相放在眼里,根据他们的经验,对付这样的外来户,只需三招即可:一哄二吓三逼,不出一年半载谁都在这儿准呆不下去,到时候只有卷铺盖走人。

如果愿意留下来投靠他们,结成共犯联盟,他们也会表示欢迎。

总之,这帮人认定人多力量大,强龙不压地头蛇。

但接下来的情况让他们有点吃惊。这个年轻人似乎很沉稳,很老练,一来先搞了两三个月的调查研究,之后突然出手,大刮廉政风暴,一口气拿下了十个县官中的八个,罪名是贪污受贿,滥征税费,为地方黑恶势力当保护伞,鱼肉百姓等等。

给这些人找犯罪证据太容易了,关键是敢不敢。曹相国一出手,济南国官场炸了营,出了事的官员家里人赶紧通过各种关系疏通,有的跑来向曹相国求情,有的跟到朝廷那里搬救兵。济南王刘康一下子也傻了眼,相国虽然名义上是他的属下,

可按照朝廷的体制,他根本管不了,既不用向他汇报工作,做任何事也不需要向他请示。

刘康是个吃软怕硬的家伙,一看姓曹的这小子是个铁腕,就想自己还是不要掺和的为好,不然这把火就会烧到自己头上。

奸人下台,换上清正之人,老百姓一片叫好,社会沸腾,其他作奸犯科之人失去了保护伞,不用曹相国招呼,主动玩消失。这下子苦了周边的几个郡国,因为史书记载:“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但问题也不那么简单,实际上曹操捅了个蚂蜂窝。吏治的衰败由来已久,积重难返,不是一两次廉政风暴能解决的。表面的胜利,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危机,奸恶势力之所以奸恶,缘于那是一张看不见却很可怕的网。

你要了人家的脑袋,关了人家的监狱,砸了人家的饭碗,这些人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跟你拼了!

一时间,告黑状的,搞恐吓的,在社会上造谣的,都冲着曹操来了。有消息灵通人士甚至言之凿凿地说,主管地方官员纠举工作的青州刺史那时,以及朝廷里主管官员廉政建设的御史们手中,收到告曹操状的检举信垒起来比曹操的个子都要高了(反正曹操不到一米六,也不高)。

但曹相国置之不理,廉政风暴告一段落后,他又推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禁淫祠。

在西汉初年以来的三四百年里,济南国这个地方盛行鬼神崇拜和淫祀之风。早在汉初吕后临朝称制的时候,吕氏抛弃高祖刘邦定下来的“非刘氏不王”的白马之约,大封吕氏一门,刘氏社稷汲汲可危。后来,在周勃、陈平等刘邦的这些老战友们的协助下吕氏被诛灭。

在这场斗争中,刘邦的孙子刘章也出了大力,到汉文帝时被封为城阳景王,城阳景国即今天的莒县一带,与济南国相邻。

城阳景王作为保护刘氏皇室的功臣,逐渐演化为维护大汉统治的保护神。三百多年来,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刘氏皇权每当面临危机时,不希望改朝换代的人都会想起城阳景王来,给他修庙祭祀。

本来倒不是什么大事,但这种祭祀之风刮得也

太厉害了些,比如原城阳景国相邻的济南国,各种祭祀城阳景王的祠庙就多达六百多座,这就是所谓的淫祠。淫,是泛滥的意思。

淫祠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腐败问题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因为这些祠庙都由一些地方势力来操控,所需要的花费分摊给辖区内的百姓,百姓对此苦不堪言。

这些人还以淫祠为依托结成一种势力,打着祈福、禳灾和为百姓祛病的旗号,大搞各类非法组织,欺压百姓,鱼肉乡里。

淫祠的存在,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民生更加凋蔽,社会风气更加败坏,社会治安更加混乱。

已故太尉陈蕃以前曾在本州的乐安国为相,他对淫祠造成的危害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