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30章 从戎

第130章 从戎

在灵帝主持的御前会议上,皇甫嵩列席会议,他不负重望,提出了化解时局危机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下诏各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就是组织地方武装,修筑防御工势,制造军器。其中,在洛阳周边地区各个方向重点构筑八个战略据点,即八关,分别是函谷关﹑大谷关﹑广城关﹑伊阙关﹑轘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每关设一个都尉,负责军事。

对现有的军事力量进行整合,主要是北军及天子的御林军,分路讨击冀州刺史部(中心是邺县一带)和颖川郡的黄巾主力。同意建议,将天子西园小金库里的钱拿出来,还有西园的厩马,用以充实军力。

推行政治改革,解除党禁,重新任用党人。

对于前两项,灵帝都认可。目前看来也只能这么做了。灵帝是少有的比较贪财的皇帝,他自己建有小金库,属于个人财产,积累了大量钱财,现在国库空虚,筹备常规军费已经很吃力,根本拿不出来钱,只得由皇帝出血了。

但对于最后一条,即解除党禁一事,灵帝仍然犹豫。实行党禁是他做出的决定,解除党禁等于推翻自己以前的政治主张,面子上下不来,而且因此会不会造成混乱?

从内心来说,灵帝比较讨厌党人,这些人一天到晚吵吵闹闹,不是对他进行批评,就是跟宦官找茬。与宦官比起来,灵帝更喜欢后者。

而且,让灵帝感到动摇的是,当前要解决的是黄巾军,与解除党禁有多大关系呢?

但是很快灵帝的思想工作就被做通了,一个叫吕强的中常侍,只用一句话就让灵帝坚定了决心。

吕强没有替党人翻案,只是说:“听说黄巾军也在大量召募人才,如果我们不赦免党人,这些家伙难免会跑到黄巾军那里去。”

这一下灵帝总算是听明白了,立即下诏赦免党人。

吕强字汉盛,司隶校尉部河南尹成鮧县人。少为宦官,担任过小黄门、中常侍,在宦官中是少有的正直之人,《后汉书》里有他的传,称他“清忠奉公”。

灵帝于

是下令组建讨伐部队。正是因为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曹操的命运也将发生又一次改变。

讨伐兵团

光和七年(184年)三月,灵帝下令调整帝国的军事领导机构,升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坐镇洛阳,指挥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部设在洛阳城内的都亭。这是继梁冀、窦武之后,再次设立大将军,并且由继续由外戚担任。

同时组建讨伐兵团,由何进兼任总司令。该兵团包括三支人马,约五万人左右。一支由新任命的北中郎将卢植统帅,负责讨伐冀州的张角,另外两支分别由刚任命的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统帅,讨伐豫州刺史部颍川郡的黄巾军。

东汉将军的名号比较多,也比较乱,不弄清这些就会影响到对史料的理解。我有一个笨办法,不一定准确,但却比较简单省事。

最高一级的是大将军,可以理解为上将;其次是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以及所谓的四方、四征、四镇将军,四方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四征是征西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四镇是镇西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这些都是沿袭前代的固定称号,可以理解为中将;再下来,就是偏将军、裨将军以及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即临时起个名号,也称将军,如奋武将军、讨虏将军、扬威将军等等,名目很多,均因事而设,事罢就撤,这些都姑且理解为少将。

这样理解未必特别准确。大将军的地位高于三公,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与三公同列,似乎把他们理解为元帅更妥当。但是,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上面的理解大体上还是可以的。

那么,中郎将就容易理解了,可以看作是准将,介于将军和下面的校、尉之间。以后大家遇到军衔的时候可以先这么理解,至于东汉军队的具体编制,后面再作详细讲解。

在何进被任命为大将军前,帝国军队拥有高级军衔的将军还比较少,地位最高的“凉州三明”,除投靠了宦官、又在宦

官内斗中被杀的段熲外,张奂、皇甫规此时分别承担着西线和北线的防卫作战任务,他们的军衔是护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大体上是个准将或大校。再往上的军衔,这时候全部空缺。

所以,灵帝一口气任命了一个上将、三个准将,已经是很破例了。

何进、皇甫嵩的情况前面已经讲过,现在,分别看看另外两个人的情况。

卢植字子干,幽州刺史部涿郡涿县人。他有几个明显特征,他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八尺二寸约合现在一米九三,有资料显示,当时的人平均身高普遍低于现在,所以卢植往人堆里一扎,算是大高个,东汉要是组建CBA联赛,卢植即使打不了中锋至少也能打个后卫什么的。他声音洪亮,适合做配音演员或者演舞台剧。《后汉书》还记载,说他酒量特别好,一次能喝一石酒(约合一斤装的二锅头一百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