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09章 北伐

第109章 北伐

诸葛亮给予王平重奖,晋升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诸葛亮并非简单地奖罚了事,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赵云因敌我力量悬殊,箕谷战败,诸葛亮问赵云的副手邓芝:“街亭撤退,士兵和将军失去联络;箕谷撤退,士兵没有掉队的,为什么?”

邓芝回答 :“赵云亲自掩护撤退,军需物资没有大的损失,士兵没有掉队的 。”

赵云部还剩下一些绢,诸葛亮决定用于奖励赵云的部属。

赵云说 :“战斗没有取胜,为何还要奖励!把奖品放在仓库里,到冬天再发给大家 。”诸葛亮高度赞赏。

诸葛亮给予赵云降为镇军将军的处分。自己给皇帝写报告,承担失败责任,请求皇帝给自己做出降职三级的处分。皇帝同意了这个处理意见,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代理丞相。

南征是诸葛亮担任三军总司令后组织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南中地区的对手虽然为害多年,但是,战斗能力有限,诸葛亮没有动用赵云、魏延这样的一流名将,用了几个月时间就扫平了。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真正面对强敌。通过这次实战,对魏军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诸葛亮虽然经历了赤壁之战,但前期处于被追杀的窘态,后期依靠水军实施战略大反攻。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才亲身历经南北军队陆地上的生死搏杀。魏国不仅地广人多,而且,如同孙权所说“北人骑马,南人乘船。”南方军队一旦舍船上岸,战斗力急剧下降。

赤壁之战后,曹操曾经组织了对孙权的战争,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军事目的。由于钟繇西征汉中的部队受到马超的骚扰,曹操决定亲自西征,留下张辽、乐进、李典等将领率领七千多人驻守合肥。曹操临走,留下一道密函给护军薛悌,在封面上亲笔题词“贼至乃发”。

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向合肥发起进攻。大家一起打开作战方案,上书 :“如果孙权率部来攻,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不准出战 。”

对于这个作战方案能够取胜,大家心存疑虑。

张辽说 :“曹操同志

正远征汉中,如果我们等待救援部队到达才开战,敌人一定已经攻破合肥城。所以曹操同志命令我们,乘敌人还没有完成合围之际主动出击,打击敌军的锐气,稳定军心,合肥才能守卫。成败之机,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李典也赞同张辽的意见。于是,张辽晚上召集了八百名敢死队员,第二天早上出战。

张辽手持武器,大声自报家门,率先冲进孙权的阵地,杀死了几十名士兵,斩杀两名将军,一口气突入孙权的军营,直达孙权的大旗下。

孙权胆战心惊,所有将士手足无措,逃上高地,手持长戟守卫。

张辽眼睛盯着孙权,向孙权发出挑战,孙权不敢轻举妄动。等孙权回过神来看见张辽率领的士兵不多时,命令部队重重包围张辽。陷入重围的张辽指挥部队突围,集中所有力量杀向一个目标,包围圈被打破。

张辽率领几十名士兵成功突围,被围在包围圈内的士兵高呼 :“张将军难道抛弃我们了吗?”

张辽率部杀入包围圈,解救出所有战士。

张辽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从早上一直战到中午,吴军军心涣散,退回军营守卫。曹军军心开始稳定下来。

孙权围攻了合肥十多天,未能攻破城池,命令部队撤退,张辽得知孙权撤退,指挥部队追击。

孙权发现张辽追击,命令先期撤退的主力部队回师救援,但是,主力部队行军速度太快,距离已远,回援不及。孙权和凌统所部三百人陷入重围。凌统指挥部队掩护孙权杀出重围。过津河时,津桥已被张辽破坏,中间一丈多的桥面没有木板,孙权乘骏马上津桥,贴身保膘谷利站在马后,待孙权控制好骏马后,在马屁股上猛抽一鞭,骏马腾空而过。贺齐率三千人在津南接应孙权,孙权才得以进入安全区。

凌统率部在桥头阻击张辽部。凌统所部全部战死,凌统亲手杀敌几十人,负伤,估计孙权已经脱险,才脱离战场。

张辽的合肥之战,是曹仁南郡保卫战的复制。两人都是利用骑兵对步兵的优势。

如果从世界军事史上看,

骑兵的优势一直保持到苏联的第一次卫国战争时期,匈奴人挺进多瑙河畔、蒙古人横扫欧亚,都是把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以致苏军的首领们在二战爆发前夕还死守着“骑兵决定一切”的教条。斯大林把反对“骑兵决定一切”的军官作为反革命分子进行清洗。希特勒的机械化部队出现在欧洲战场上,才彻底终结了骑兵的优势。

骑兵不仅对步兵有极大的优势,而且南方一向以来少马。孙权的部队在一次战斗中俘获了魏军的三百匹战马,被当做空前的胜利而载入史册。

面对强敌,有人认为应当增加兵力。诸葛亮坦然面对失败:“在祁山的时候,我们的兵力比敌人多,还是被敌人打败了。决定战争胜负,不是兵多兵少的问题,而在于指挥者。我的想法,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