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100章 顶尖人才

第100章 顶尖人才

刘晔附和司马懿的建议:“刘备,国际顶尖人才,胸怀开阔,但是行动迟缓;他占领四川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取得四川人的充分信任。我们占领了汉中,四川人惊恐万状,刘备的地位犹如狂澜即倒。依仗您的神明,顺势一压,立可大功告成。如果稍微让他们缓过气来,治国有方的诸葛亮担任宰相,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担任将军,人心稳定,据守险要,我军就无法前进。现在不进攻,就会成为以后的忧患。”

曹操还是不采纳两人的建议。过了七天,从四川前来投诚的老百姓说:“四川一天中有几十起群体事件,守卫本土的将军杀一儆百也不能维持稳定。”

曹操问刘晔曰:“现在还可以进攻吗?”

刘晔回答:“现在已经稍稍安定了,不能进攻了。”

刘晔判断,军队出面杀人维稳,表明政府已经牢牢控制了军权,军队是维护政权的根本力量,军心稳定,稳定民心就不难。毕竟,群体事件并不是针对政府的有组织的行动。

曹操留下夏侯渊、张郃和徐晃等守卫汉中,率部回到长安。

法正得知曹操走了,以为曹操内部出了事情,鼓动刘备进攻汉中。

曹操撤军,大概有体力上的问题和军队实力问题。当时曹操已经年逾六十,按照当时的生活条件、医疗水平和养生知识,年逾六十的老人长期在前线指挥作战有许多体力上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曹操从赤壁之战到汉中之战一直没有消停过,人力、财力、物力都有难处,进军四川已有力不从心之感。

曹操平定汉中班师后,觉得自己又把一批劳动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区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为国家立下了巨大功勋,不“提拔”自己,简直对不起全国人民,也对不起中央政府,而且,群众要求曹操更上一层楼的呼声空前高涨,于是,断然把自己“提拔”为魏王。

曹操被“提拔”不久,就得到了夏侯渊身亡、汉中失守的消息,连忙率部去保卫胜利成果

刘备总结了张鲁的经验教训,死守险要关口,高挂免战牌。曹操无机可乘,宣布撤军。

刘备占领汉中,证明了曹操当初不进军四川的决策的正确性。一个内部不稳的集团,是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组织进攻,并且取得战场上直接斩杀夏侯渊这样的重大战果的。

汉中战役结束后,刘备派遣部队攻占了房陵、上庸和西城三个郡。这时的刘备处在职业生涯的巅峰,而且一生中首次战胜了曹操,洋洋自得之余,决定当一回曹操的模仿秀,“提拔”自己为汉中王。

曹操从汉中撤离,到达长安时,关羽突然发起了襄樊战役。

关羽发动这次战役,是接受了谁的指令?要达到什么目的?

可能的解释是,关羽得知刘备取得汉中大捷,曹操的部队受到重挫,打算乘曹操还在路上之际,夺取襄阳,威胁许昌。

同时代的廖立在评论刘备、关羽等开国领袖的时候曾说“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意思是关羽自高自大,在缺乏战略规划的前提下,擅自发动了襄樊战役,并且导致了重大失败。

关羽的战略设想,有一定的道理。难题是,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关羽既要保持与刘备集团总部的联系,又要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

作为驻守荆州的战区司令官,关羽并没有领会总部的意图。刘备入川时,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团队。这就是他对荆州的希望,也是对荆州不放心之处。随着战事的发展,诸葛亮等人调离荆州,是无奈之举。

东吴集团中对刘备集团的态度分为“鹰派”和“鸽派”。 与关羽邻界的是“鸽派”领袖鲁肃,而且由于暂时取得了孙权的支持,处于上风地位,尽管骄傲自大的关羽爱闹摩擦,还是从维护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经常安抚关羽。

刘备占领四川后,孙权命令诸葛瑾向刘备讨还荆州各郡。当初孙权出借南郡,虽然是一个英明伟大的决策,但也有缺陷,就是没有规定归还的时间和条

件,这就有了让刘备扯皮的机会 :“我正要谋取凉州,待我占领凉州,全部归还荆州 。”

孙权一听就生气:“有借不还,还用空话拖延时间 。”立即命令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官员走马上任。

关羽不买账,把他们全部赶出了城。

孙权怒火万丈,派遣吕蒙率兵二万进攻三郡。

吕蒙写信给长沙、桂阳两郡的长官劝降,长沙太守廖立吓得弃城逃跑,桂阳太守不战而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孤城。

刘备接到报告,亲自从四川赶到公安,指示关羽夺回三郡。

孙权也不示弱,亲任总司令率部驻扎陆口,命令鲁肃率领一万将士驻扎益阳对付关羽;命令吕蒙放弃零陵火速增援鲁肃。

吕蒙接到命令后,严守机密,连夜召开军事会议,部署第二天早晨的攻城计划。会议间隙,吕蒙对零陵太守郝普的老朋友邓玄说:“郝普懂得忠义的道理,可惜不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