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70章 决战官渡

第70章 决战官渡

这步棋,还许多人都看出来了。

首先感觉不对的自然是皇帝。

197年的时候,曹操去征讨张绣,临行前向汉献帝辞行,前面说过,按汉朝老祖宗的规矩,三公级别的领导出征,都要由虎贲卫士手持利刃,左右挟持上殿。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也恢复了这个规矩。

汉献帝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说几句鼓舞人心的话,他太压抑,太恐惧了,以前一直忍耐着,这次他不再忍耐,他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您乐意辅佐我,我自然感激不尽,如果你不乐意辅佐,请放我一条生路吧。”

不要再演戏了,求求你行行好,放过我吧一句话正中要害,曹操倍感尴尬,他冷汗淋漓,他没有说话。

他能说什么呢?我要辅佐你?我要取代你?

什么都不能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下来以后,曹操觉得,自己今后很难面对这个刚刚成人的皇帝,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你冷在这儿,自己一走了之。

从此,曹操不再朝见汉献帝。

当然,这件事的记载,《三国志》是说发生在曹操征讨张绣的时候,《资治通鉴》记载的是发生在公元214年,虽然时间不一样,但事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汉献帝已经懂事,作为成年人,他渴望行使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力,但曹操犹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他不想坐以待毙。

唯一的办法,只有反抗。

汉献帝想到了国舅董承,做这种事情还是亲戚可靠一些。

于是献帝秘密给董承写了一封诏书,要他组织人手除掉曹操。由于身边都是曹操的眼线,汉献帝把这封既要紧又要命的诏书藏在衣带中,交给董承,大家习惯上称为衣带诏。

董承自己实力有限,要办大事还需要其他人帮忙,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他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还有一个最大牌的人物——刘备。当然,演义上说还有马腾,那是不正确的,马腾并没有参与这场阴谋,

几个人秘密商议,准备寻找时机给曹操以致命一击。

其实曹操对刘备还是不错的, 当初程昱就劝曹操杀掉刘备,曹操没同意,不仅没同意,曹操反而经常和他同乘一辆车,经常一块儿谈心

,经常一块儿喝酒(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非常哥们,相当的仁义。

其实刘备这个人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运用得好,如虎添翼,可以帮助自己打江山,何况作为一面旗帜,留他在身边可以树立曹操爱惜人才的光辉形象,相当于是打了一个活广告。

所以刘备不能轻易杀。

唯一的遗憾就是刘备这个人,城府比较深,曹操感觉对他的心思还不能完全把握不住。如果驾驭不好,他就是脱缰的野马。

比如杀掉吕布后,徐州按说该给刘备,他是徐州牧嘛,怎么能有名无实呢。但曹操早有安排,刘备投靠过来的时候,曹操就只给他一个豫州牧的空头衔,你豫州牧怎么能管徐州呢。

曹操安排了一个叫车胄的人当徐州刺史,一句话徐州不能给你。

但刘备为攻打徐州也就尽了力的,不表彰一下,表示表示也说不过去,于是曹操把刘备带回许都,上表推荐刘备做了左将军,他手下的两个兄弟关羽、张飞也有赏,做了中郎将。

事实上,刘备就是吕布第二,不同的是,吕布虽然不讲信用,也不过是个鼠目寸光的赳赳武夫,而刘备眼光要长远得多,他是不甘心长期寄人篱下的,他手下有关羽、张飞,扯起旗帜也可以好好干上一番事业。

但自从参与董承的阴谋后,刘备就非常警觉,非常低调,公务之余也没啥课外活动,最大的爱好 种点蔬菜,自娱自乐。

一天曹操请刘备去喝酒,平常像这样的宴请很常见,他决定见机行事、小心应对,许多事是千万见不得光的,曝光了这顿饭就吃大发了。

但没想到,尽管自己小心翼翼,还是差点露了马脚。

两人照常喝酒,像平常一样拉些家常,说点酒话,在这些方面,刘备还是凑合,聊着聊着,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曹操突然大发感慨:现在全天下的英雄啊,就只剩下你和我了(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像袁绍这种碌碌无为之辈,根本不值一提啊(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曹操随口一说,刘备心里却十分紧张。他以为自己的阴谋已经暴露,吓得连勺子、筷子都掉在了地上(先主方食,失匕箸)。

毕竟是“做贼心虚”啊。

眼看刘备同志就

要丢丑,这时天上突然一声惊雷,挽救了不知所措的刘备,他借机弯腰下去把那双该死的筷子捡起来。

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他还引用名人名言为自己辩护:“圣人有云:‘迅雷风烈必变’,一点没错,我算是领教。”

虽然曹操没注意刘备的表现,刘备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回去后,更是满身心地把精力投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