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22章 千钧一发

第22章 千钧一发

这下闹热了,除了董卓,其他诸侯也闻风而动,比如丁原来了,东郡太守乔瑁来了,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大家为一个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了一块儿。一些不自觉的同志(比如董卓)顺道还搞点兼职——烧杀抢掠,但口号都很好听,我们是为了诛杀宦官!

这下闹热了,为对付区区几个宦官,却弄一大堆人马来京师游行示威,如此隆重,怎么收场?

千钧一发。

太后也慌了。

万般无奈之下,何太后只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何进的亲信宦官留着,其余的宦官通通下课,回家种地。

她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是我不保你,而是大将军不待见你们,现在董卓他们连队伍都拉来了,我也毫无办法啊。你们还是先回去避避风头再说吧。

宦官明白了,如果权力没了,依自己多年的表现,自己的下场可能连一只狗都不如,别说是回家种地,可能还没走出京师,都被人家剁成肉酱了。

当务之急,是保证能留在宫中,只要有权力,就不怕没未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何进的主张,那就找何进——不是算账。

而是求情。

形势危急,小命都揑在人家手里,装孙子是必要的。

但何进似乎是铁了心,不管宦官们如何低三下四地求情,他始终不松口。他把手一摆:哎,不是我要为难你们,而是朝廷大臣对你们有意见,我呢,也没办法啊,你们还是自觉回避一下吧,安心回家养老,这样不是挺好的吗?至少比被人宰了强啊。

废话。

路路断绝。

求情无用,宦官很伤心。不久,这种伤心的情绪会变成仇恨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老子们往你们家血本下注,就为投资回报,现在别说回报,连安全感都没有。真是江湖险恶,人情淡薄啊,何进,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咱们的账有得算!

何进过河拆桥,宦官不满意,他们不知道,还有人比他们更不满意——袁绍。

人家主动送货上门,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一网打尽呢?

何进摇摇头,一声叹息。虽然他也看宦官不对劲,但他还不想把他们赶尽杀绝,毕竟对方有恩于己的,做人还是要厚道一点。

袁绍对此嗤之以鼻。

你总是心太软,那我就再添一把火!

袁绍自作主张地以大将军何

进的名义给各地发文件,立即逮捕宦官的亲属!

打草惊蛇,火越燃越旺!

你何进早就上贼船了,还想做好人,没那么容易!让你身上也沾点血,看你还对宦官心慈手软不?

对于宦官而言,现在的局势很不妙,经袁绍这么一杠子,老家被人抄了,家属被人抓了,即使回老家那也是自投罗网——无路可退,也无路可逃。

当然,这笔账要算在何进头上。

目前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皇宫,而最后一线生机,就在何太后手上。

好在何太后的妹妹是张让的干儿媳妇,事到如今,只好拉下老脸来求媳妇了。

都是一家人,这个忙肯定得帮。

儿媳妇立即去求母亲舞阳君,母亲舞阳君又入宫去求女儿何太后。

母亲的面子,当然得给,你们还是回来吧。

还是女人心软啊。

189年的8月25号,对于东汉而言,没有太多的特别意义,对于何进同志而言就不同了,因为第二年的今天会成为他的祭日。

经过袁绍同志连续不断的思想动员,原先举棋不定的何进也终于意识到,必须立即着手解决宦官问题了。

不能再拖了。

但他还是决定先做通妹妹的工作再动手。考虑到现在形势紧张,为避免遭人暗算,何进还带袁绍的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一帮人在宫门外候着,他自己进宫。

应该很保险了。

他在里面说,宦官在外边听。

一切都明白了。

那边工作汇报完毕,这边也准备完毕。

何进出来,被张让给叫住了,大将军,请留步,太后还有事情要交代。

那就回去,这一去,就没回来——中埋伏了。

杀掉何进,张让等人立即动手起草诏书,重新进行人事安排:比如安排自己人樊陵当拥有司法大权的司隶校尉、许相当主管京师的河南尹,总之,京师要控制好。

诏书写好了,还有一道程序要走,就是必须交给尚书台那些秘书(尚书)盖章才有效。

尚书接到文件心里直犯嘀咕,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王允为河南尹才几天啊,怎么又变卦啦?他对宦官说:

“请大将军来共同商议一下。”

大将军来了,不过,是人头。

宦官回答很干脆:

“何进谋反,被我们杀了(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这下全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