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戏说三国:历史的那些有趣事 > 第21章 忽悠

第21章 忽悠

还不如回家干老本行卖猪,收人不高,至少比玩政治安全啊。

明白人除了陈琳,还有一个人,对此举更是洞若观火,嗤之以鼻——曹操。他一语挑明:在宫中当差的宦官自古都有,只要皇帝不给他们权力,他们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啊。现在要对付他们,只需要派几个执法人员就行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天下就就太平了,不用太铺张。你猛然间全国调兵,知道以为你是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鼓动大家造反呢。何况那么大的阵仗,必然打草惊蛇,引起宦官的警觉,行动也必然会失败(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其实从实际情况看,调不调兵,国家都是要乱的,他们的如意算盘是钓起来几条大鱼,对付宫里的小鱼小虾。

很傻很天真。

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大鱼倒是钓起来了,只不过是——鲨鱼。

鲨鱼胃口是很大的,小鱼小虾要吃,人也要吃,国家都要吃!

关键是他自己从中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这就是传说中的损人不利己,傻蛋中的傻蛋。

而袁绍同志就是傻蛋中的极品。

迷魂药吃多了。

无论如何,袁绍是不会这么想的,何进也不会这么想的。

当时表现最积极的有两支部队:一支屯驻河东的凉州兵,由董卓统率,另外一支是屯驻河内的并州兵,由丁原带领。何进一招手,他们都来了,屁颠屁颠地跑来了,很听话,很积极。

其实召点人来也没什么,如果他们都是厚道人家的话,多少还可以帮点忙。那个丁原似乎人品不错,还勉强算个厚道人家,但另外一位,实在不好说——董卓。

脸皮厚是一定有的,但厚道是一定没有的。

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夸夸其谈的袁绍还是杀猪匠何进都是绝对想不到的。这位老兄连京城的情形都搞不清楚,遑论是观察西北的董卓了。

严格说来,董卓不是一般人,他是一匹狼,一匹来自西北的狼,凶悍无比。

据说狼的举止行踪都是神神秘秘不易捕捉的,虽然善于伪装,但他的意图还是有人早有察觉。

令人意外的是,最先感觉不妙的竟然是以昏庸著名的刘宏同志。

是这样吗?

是的!

昏君虽然昏,政治嗅觉却很敏锐,像他的狗爱卿一样(汉灵帝把狗称作爱卿)。

原来

,随着董卓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朝廷也嗅出了危险的气息,开始对董卓加以抑制,但董卓身处西北边陲,山高皇帝远的,他翅膀也越来越硬了,对领导的话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扔。对这样的危险分子,朝廷更不可能放心使用了。

189年,朝廷很关照提拔董卓到到中央当宫廷内务部部长(少府卿)。董卓以前的职位是前将军,地位比中二千石的部长略低,而少府主管宫廷事物,算来也是一个肥缺。这就是官场上常用的明升暗降伎俩,目的就是为了剥夺他手里的兵权。

董卓同志,这些年你为朝廷打打杀杀的,也着实辛苦,到中央来好好享几天清福吧。

当我是三岁小孩哄啊?想让我放弃兵权,做梦吧,你。

这些小把戏在老江湖面前当然无用。

董卓不干。

他上书说道:“所将湟中义从及秦胡兵皆诣臣曰:牢直不毕,廪赐断绝,妻子饥冻。牵挽臣车,使不得行。羌胡敝肠狗态,臣不能禁止,辄将顺安慰。增异复上。”

翻译过来就是:皇帝您老不发工资,导致我手下的士兵饥寒交迫,他们拉着我不让我来,我也没办法啊。我的地盘我做主,所以,皇帝大人您的话我是不会听的。

口气如此严厉,那是在对领导说话吗?

是又怎么样呢?

皇帝的账也不买,的确牛气,换在平时,脑壳早砍下了当球踢了,问题是现在国家混乱不堪,人家是大爷,摆摆谱你也拿他毫无办法(朝廷不能制)。

因为他手里兵。

此时的董卓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早已今非昔比,他手里养着一支由羌人、胡人组成人数众多所的部曲。所谓的部曲,说白了就是自己的私人军队,包括宾客、佃户、亲戚、朋友、马仔等等关系户,大家有事打仗,无事种地,平时只忠诚于自己的老板,对于其他领导根本就不买账。包括后来的孙坚、刘备、曹操都有自己的部曲,都靠他们帮自己去打江山。

董卓的部曲不但人数众多,而且久经沙场,英勇善战。

汉灵帝病重期间,对董卓同志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就更加牵挂了,考虑到董卓同志不愿意做京官,汉灵帝决定改变策略,特意照顾他当油水多多的地方大员,为此,朝廷还专门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人事调整,先是调并州刺史

丁原为骑兵总监(骑都尉),为董卓腾出位置,然后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同时令他将部队交给没有野心皇甫嵩(令以兵属皇甫嵩)。

并州牧的官儿不小了,但董卓的眼睛并没有花,他的态度一如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