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宋行医人 > 第23章 疑点重重 将计就计

第23章 疑点重重 将计就计

秦小乙比他老娘反应还要快,他一溜烟跑向院外。

送信的,赫然是成德军的一名斥候。

“这位大叔,请问可是我大舅的信?”

他大舅,当然是已许久未出场的孙继邺。

那斥候蹙眉颔首:“小乙!这是马驿送来的加急信,孙钤辖或许有紧急军情!”

这里,我加深一下看官们的印象:

孙继邺因奏对深合赵祯心意,且屡次立功,是食邑一千七百户、食实封二百户的开国侯,其职事官,是陕西路兵马都钤辖。

看官们应该知道老种经略相公吧?种师道就是这个职事官。他五伯父将来与秦琪多有交集。

这里再提一嘴:历史上,杨家将全体,都没有种师道一人功劳大。

北宋五大将门,若非杨畋这个文官,杨家将真挤不进去。

曹家将不必多提,那是北宋第一将门世家,十一代镇守边陲的折家是第二将门,种家第三,高家第四,姚家可以排到第五。

这个高家,是高怀德加高琼结合的高家,反正他们老祖宗都是渤海望族高氏。

至于他们与高欢、兰陵王祖孙的关系…据我所知,高欢祖孙都是鲜卑人,所以,我不敢妄下定论。

由于麟州杨家的进士杨畋、欧阳修和苏大嘴的吹捧,杨家将成功挤掉姚家,成为北宋第五将门。

但客观来讲,杨家将真没法跟高家相提并论,他们也不如姚家将。而且,我个人极讨厌杨家将。

因为,一吹顶十黑,无耻之徒们为了吹杨家将,黑了太多原本便极委屈的名将们。

为赵三背黑锅的潘美便是例子,高琼也是例子。

杨家将全体上下加寡妇们,也比不上一个潘美功劳大,六个杨延昭,也比不上一个高琼。

他们对北宋的贡献,也确实不如姚家大。

唉!我这愤青病又犯了,咱们言归正传。

秦琪随手掏出一把铜钱,躬身递向那斥候:“有劳大叔!”

那斥候接过铜钱,还不忘叮嘱再三:“小乙,若需回信,立即来军中找我!”

秦琪应了一声,便匆匆跑回堂屋。

他将信呈给老娘,后者挥了挥手:“小乙。你拆开念便是!”

秦琪不再耽误时间,将信拆开顿时一惊。

这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见他发呆,孙氏颇为不耐:“快念!”

秦琪不敢怠慢,当即念了起来。

“小乙,闲话休提!先前之哨探,于十月底再次潜入河湟,至年底方还。

其后,宗哥之李巴全,廓州之李立遵,兰州之禹藏花麻,不知密谋何事。

甚至,唃厮啰正妻李氏之二子,频繁进出大邈川。

景祐元年元日至今,河湟云诡波谲,人心惶惶,迷雾重重,某不知其故,盼小乙答疑解惑。”

知晓其因的孙氏噗嗤一笑:“不成想,皇城司效率颇高!”

演绎法全开的秦琪微笑颔首:“娘,元昊想必已急得跳脚,皇城司这几下背刺,干得漂亮!”

任丽燕的坏心情早已一扫而空:“官人,如此看来,西北算是稳了?”

秦琪挠挠头:“话也不能说太早,暂且观望吧。总之,只要唃厮啰能将吐蕃拧成一股绳,元昊便不敢对西州回鹘动手。”

想到此点,他突然醒悟了过来。

且慢!这封信大有问题!

他紧紧蹙起眉头,仔细观察这封信。

他心中,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排除法全开。

信纸毫无问题,与孙继邺之前所用信纸别无二致。

看墨迹,也是用的任仁济文具作坊量产之墨锭。

这个极易分辨,因为任仁济墨锭带有独特的松香,且经久不散。

笔迹、印信也无任何问题。

然而,以上这些均不难模仿。

真正引起秦琪警觉的,是任丽燕那句“西北稳了”。

既然如此,孙继邺何必再来信相询?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闭上眼睛,大脑功率全开。

若按照三国志系列的算法来量化秦琪的属性,毫无疑问,这厮智力即便不是满值,也至少为98,或许后面括号里还有加成。

政治属性…单看他这半年多,将真定府经济民生提升到如此程度,也至少在95以上。

至于谋略…以他那毒计、以及针对元昊既定计划做出的应对措施来看,没有96恐怕说不过去。

武力值不好说,他在真定府没机会动手,广大人民群众是他的坚实后盾。

统率值…他既没空学习领兵打仗,又清楚自己不是韩信,所以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张子房,统率值对他无用。

最后说魅力值。秦琪不但深受紫袍大佬和边关重将喜爱,而且广受真定府百姓爱戴。

因为他不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而且从不占便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