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大宋行医人 > 第60章 赵祯的考验下

第60章 赵祯的考验下

张茂实道:“回官家,情报应正在回传途中。若无意外,七郎应已偷偷看过了秦小乙的解试试卷。”

赵祯来了兴致:“竟有此事?真定府可是重镇,七郎竟有如此本事?”

真定府晚上的守备依然极为森严,何况科举关乎国本,其森严程度可想而知!

七郎能如入无人之境般偷偷查看某位考生试卷,这人得有多牛?

国产凌凌漆恐怕也不外如是吧?进口007更是远远不如这位皇城司七郎。

张茂实笑道:“官家有所不知,七郎深谙轻功、缩骨、易容、隐匿之术,他还会龟息功,臣曾想过派他暗杀元昊。”

赵祯眉头一挑:“此事万万不可!大宋如此好儿郎,岂可冒如此大险?

况且,西夏之患,并非杀元昊便可解决。待七郎完成本次任务,朕想派他去丰州。

孙爱卿数次上奏言明丰州之要,朕也闻元昊在与丰州蕃部密接,因此,七郎不可久待真定。”

历史上,李元昊攻陷丰州后,险些顺势攻下府州和麟州,丰州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丰州就是后世的九原,扼着河套咽喉,其拱卫着的府、麟是后世的神木和府谷。

这三州若失,大宋黄土高原的天险屏障便尽归西夏,大宋河东、陕西路便同时告急。

唉!大宋就是这么苦逼。若没有一颗大心脏,穿越客们轻易别穿越到这个神奇的朝代。

在这神奇北宋,不当官,还能享受一下封建王朝昙花一现的巅峰盛景;

若当官,那便有了数不清的烦心事儿。所以秦小乙不想当官。

不过话说回来,北宋比安史之乱后的李唐幸福太多了。那时的李唐,堪称人间炼狱。

好在赵祯已经认识到三州重要性,而且,客观来说,如今的大宋占据了对西夏的主动。

现在应该头疼的,是李元昊和耶律宗真,而绝不是赵祯。

赵祯终是没忍住:“爱卿,七郎若有最新情报,第一时间过来给朕送来!秦小乙文采如何,朕也想看看。”

张茂实忍俊不禁:“官家,那秦小乙尚未束发,能写出什么好文章?他还能比晏相公更神?”

晏殊14岁中进士,如今官拜三司使做了相公,堪称北宋建朝以来第一神童。

人家一首“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蝶恋花流传千古,秦琪焉能与他比?

更何况,秦琪还是他粉丝呢。

赵祯也觉得自己对秦琪期望过高,他忍俊不禁,指着他对面道:“爱卿,过来陪朕一起用膳吧!”

同一时间,任家大院中的讨论仍在继续。

秦小乙侃侃而谈:“所以说,辽国相当于外强中干、隐藏无数矛盾的曹魏;西夏则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蜀汉。

咱们大宋,便是欣欣向荣、孕育着希望的东吴。

只要小乙的五年计划成功,便可以将其推广到河北路乃至河东路,届时,倒霉的便将是西夏。”

他这理论颇为新奇,七郎因此陷入了沉思。

任二爷有些懵:“小乙,辽国如今真有这么惨?”

秦小乙有心来一句:比我说的还要惨,我怕我说出来你们不信。

辽国,就是经济树被大宋带到沟里的典型。

他们那畸形的经济,对大宋依赖性太强了。

秦琪从来都没有把辽国当做对手。在他眼里,辽国是个广袤无垠的大市场。

“人傻钱多速来”这六字真言,绝对适用于辽国。

辽国人民太苦了!所以任仁济食品要加倍努力。

你们广袤的辽东种什么水稻啊,都改成大豆高粱多好!我免费给你们肥料!

那首歌怎么唱来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高粱酒比小麦酒好喝啊!

省的老娘一见我就眼冒绿光,恨不得把我扔进大豆地里念“急急如律令”,一夜之间催熟几十万斤大豆。

好让她肆无忌惮地做各种豆制品。

如今,豆油每天供不应求;至于酱油…老娘恨不得亲自念“急急如律令”催熟。

乡亲们到龙王庙都是求雨,老娘不是。她是祈祷天天晴天。她也不怕大豆因缺水而歉收。

因为,任仁济的酱油真是晒出来的。

而且,每天围堵在作坊门口的乡亲们,是为了下棋来的?

豆皮刚晾上去就被哄抢一空,腐竹架子经常性空空如也;

豆干刚卤进锅里,乡亲们就围在灶旁恨不得马上出锅,这架势你见过?说出来你敢信?

谁吃过热气腾腾的香豆干?真定府人民啊!不抢就木有了好不好!

这玩意儿便宜解馋,既能做主食也能下酒。最起码一点,它比羊肉便宜多了,口感也极佳。

那三百六十个摊位一设,真定府食品批发市场瞬间成型。

不止真定府境内最偏远、紧挨着辽国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