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们这代九零后 > 第九章 国营企业

第九章 国营企业

三叔和二叔那天回到医院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他俩虽然身上也有伤,但是都不算严重,二叔来到了老四的病床前,却不见老四媳妇儿的身影,一旁的护士告诉三叔老四的伤情没有大碍,而她紧接着说的话,却让三叔和二叔愣了愣。

“那个女的,我们主任一眼就看出她怀孕了!应该已经一个多月了!”

护士说完便走了出去,三叔和二叔对视一眼,他俩都觉得心底一凉,若是今天的事情伤到了弟妹腹中的孩子,那以三叔的性格,恐怕是要闹出人命的,不过还好,可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等老四醒了,听到这个消息,肯定立马出院!”老叔说道。

三叔点了点头,他真心为弟弟高兴。

这个孩子,便是我,为了后文方便,我便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将称呼换为父母。

母亲怀我的时候,她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点,当时的母亲虽然在一所高中做老师,但是一直没有入编,属于外聘员工,90年代国家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有一个硬性规定:

凡是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如果是研究生学历毕业,那么三年之内必须入编转正,而对于本科毕业的老师却没有任何政策,当时我的母亲已经干了几年的教师,但是几乎每一次入编的时候都会有一批研究生学历的新人老师获得入编的机会,而自己这个既有教学质量又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却迟迟得不到机会,因为每年入编的名额就那么几个,而中国从2000年左右又是一个研究生数量激增的时候。

这让母亲很是郁闷,当时很多年轻老师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与母亲都无法相比,但是没办法,这是国家政策!

97年的时候与现在不同,在当时的东北,如果一个人辞掉了自己国营企业或者人民教师这样的工作,那绝对是要被千夫所指的!虽然不至于像是古代的不肖子孙一般沁猪笼,但是在老一辈人们的心中,这个人已经犯了天大的忌讳。

所以当时母亲虽然已经萌生了想要离开学校的念头,但还没真的行动起来,直到她怀上了我。

......

说句题外话,即便到了今天,几乎大多数东北的国营工厂都已被外资企业收购或者直接倒闭,厂房和厂子的地皮全部低价卖出,曾经的工人们如今早已没了工作,养老保险都要自己在社会上续交,但是生于改革开放初年的那一批老人们,依旧抱着“铁饭碗”、“金饭碗”这样的思想浑然不觉。

他们的确是靠着自己的单位和厂子养活了儿女和家庭,但是他们的眼睛,也永远蒙蔽在了当年国营工厂的辉煌之中。

他们坚定的告诉自己的儿女甚至孙子辈,未来还是要做公务员,要给国家打工,那样才有保障。

我印象很深的曾经有一位在国营工厂内部做了整整二十七年高级技工的叔叔,在退休之后的某天,喝了几杯酒之后嚎啕大哭,他曾经是厂区的头号技工,他车出来的零件,蒙着眼睛都能拆卸和拼装,在全省乃至全国获得过多次荣誉和奖项,但是一直到退休,他都没能考上工程师的头衔,直到死的那天,也还只是个高级技工。

因为他学历不够啊!根本就没有报考工程师职称的资格!

纵使全厂的人都知道他的本事,总是那些已经考上工程师年轻人永远也无法企及他的技术,但是人家就是能靠一纸证书,轻轻松松的混出个头衔来!

这公平吗?

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某部电视剧当中,一位年轻人执意离开师门,而师祖则以“将他从徒弟中除名”为由威胁他,当时电视剧中的他十分霸气的撕掉了那张纸,指着师祖的鼻子说:

“我一身的本事!难道还敌不过这张纸吗!?”后扬长而去,留下了一个瘦小但挺拔的背影。

可当时我就在想,电视剧终究只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即便你一身的本事,可还真就敌不过那张纸!我母亲当年是如此,我那位叔伯当年也是如此,这公平吗?

到了如今,学历已经成了各个大公司的门槛和敲门砖,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是我叔叔和我母亲一样的人,带着一身的本事被拒之门外,但我知道一定不在少数!

这是时代的悲哀吗?还是在中华上下的历史当中,一定要有一些优秀的人牺牲,就为了敲响警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延续了千年之久的科举制?

好了,话题扯远了,我们书接正文。

东哥终于消停了,张家的这哥儿几个那段时间终于也过了几个月的安生日子。

从那天之后,老叔开始经常性的帮三叔办一些事情,一来是想多赚点钱,二来他作为大哥,也是有些放心不下。

父亲自从知道了母亲怀孕的消息之后,开始有意的不再参与几个哥哥的事情,虽然平日里饭照吃,酒照喝,但是他再也不去过问三叔的生意了,而且父亲把烟戒了,直到今天都没有再抽。

三叔和老叔也是非常识趣,作为哥哥,他们知道自己的弟弟是那种渴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普通人,所以谁也没强求。

而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