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夏商之际革个命 > 第014章 夏桀即位

第014章 夏桀即位

夏桀的爸爸是发,因为夏人称“后”不称“王”,所以叫夏后发,简称后发,他还有两个名字叫惠、敬,后世书也称他为发惠或后敬。《史记·夏本纪》里称夏王是“帝”,其实那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后发的都城建立在斟寻,不远的地方就是斟灌,并称“二斟”,就是今天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斟寻村和斟灌村。

实际上,斟寻国自己有城邑,夏王的都城只是建在斟寻的地盘上,当时称为“夏邑”,“邑”的含义本是大城,这时候的意思类似“都城”,“夏邑”就是夏朝的都城。

后发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桀,次子叫耕,两个儿子都身材高大,孔武有力。

尤其是桀,相貌英俊,仪表堂堂,身材高大,雄健强壮,力大无穷,能掰断很粗的牛角,拉直铁钩,能把很粗的铁棍拧成绳索(夏代还没有铁的使用,只是古书里这么说),把很厚的青铜版折叠来折叠去,象叠纸一般,所谓“制觡伸钩,索铁歙金”,说明力大无穷。

他弟弟仲耕也是位能征惯战的猛将,而且受到高人传授,身怀异术,能入水不溺,入火不烧,还会一种“雷刃之术”,会释放雷电劈人,在战场上勇猛无敌。

更特别的是,他不怕掉脑袋,被人砍掉了头,能再安上,丝毫不影响生存,所以砍头大辟之类对他毫无压力,得个外号叫“不死耕”。

据说最早会这种法术的,是黄帝之时的刑天,他觉得自己身怀异术,就造黄帝的反,提着干(盾)戚(斧),在常羊之山和黄帝约架;可惜他练的是传武,光练套路不练格斗,嘴炮牛皮哄哄,说有这奇技那神功,却毫无实战经验,搏击能力实在太差,在比武场上被黄帝一剑ko,砍掉了头。

黄帝也知道这厮有异术,能把头再接上,就用剑在地上划了一下,大地裂开,把刑天的头踢进去,又跺跺脚,裂缝合上,把刑天的头给埋了。

刑天没了头,照旧不死,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因为被上帝ko了反而出了大名,经常上热搜,还被一些公司邀请了去表演“干戚舞”,挣了不少钱。有钱了就娶了一堆老婆,繁衍出个“刑天国”,这一国的人都没头,却都能照常生活。

这种作死的法术却不绝如缕,流传到汉代,汉武帝时期的豫章太守贾雍就会这种法术,可惜没发挥好,他出郡界去讨伐贼寇,被贼寇一刀砍掉了脑袋,身子上马回营。

营中将士都跑出来看望他,贾雍的胸中发出声音说:“战斗失利,被贼寇伤害。诸位看看是有头好呢?还是没头好呢?”

下属的官吏都哭着说:“这不废话嘛,还是有头好啊。”

贾雍说:“不是吧?没有头也好。”

说完,就倒地死去了。

再后来唐代的时候,虎力大仙学会了这种法术,在车迟国和孙猴子比赛砍头,可惜也没发挥好,加上孙猴子使诈,变个黄狗叼走了他的头,输了,和贾雍一样,也死了——可见这种法术比较危险,学它人都没有好下场,的确如车迟国王说的,是“寻死之路”。

桀、耕兄弟二人性格不同,桀性情暴戾,好斗好战,还好酒好吃好玩好女人;耕则是修道之人,性格相对温和,处事冷静,人缘不错。

从后发的爷爷孔甲开始,夏王室的统治力已经很弱了,诸夷多不来朝,仅仅控制着今天山东东部的部分地区,也就是东夏的地方,以夏邑为中心四周不太多的一千七百来个方国族氏,也不能完全控制,再往西,力量达不到了,所以国运已经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最明显的就是国力供应不足,连粮食都不够吃,孔甲听信了大臣的建议,要求国人少生孩子或不生孩子,减少人口。

孔甲活得年岁老大,大概接近一百岁,他去世后,儿子皋即位,皋都快八十岁了,干了三年,挂了;之后是皋的儿子发即位,也六十多岁了,而且身体有病,大概就干了七年,也死了。

他死这年,昆仑虚(也就是今天山东的泰山)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山崩地裂、渊泉沸腾,还伴随着电火闪耀、隆隆雷鸣,天空都变成了赤红的颜色——预示着夏朝的最后一位王出现了。

后发重病的时候,就派人把在东昆仑(即今天山东的沂山)当少师的太子桀叫回来,当面传位,安排后事,让大宰(又称冢宰)关龙逢为相国,大尹(又称大宗)皇图为辅,等于是两位顾命大臣。

后发驾崩之后,太子桀即位,就是夏后桀,史称夏桀。

夏桀回来即位的时候是二十九岁,以明年为元年,这一年,据说就是公元前1631年,这年夏桀正好三十岁。

很多人认为,夏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暴王昏君,一定混蛋糊涂得要命,其实那是理解错了,夏桀非常暴虐是不错,是因为他生性暴躁,而且很凶狠残忍,这点也和他的武士身份有关。

但是他一点都不混蛋,甚至可以说是“圣明”。他在东昆仑庠跟着高人学艺十年,没白学。

夏桀上台以后,第一次朝会,在斟寻的夏邑显宫大室。

显宫是夏后的王宫的名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