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锦衣长歌 > 第116章 北伐誓师

第116章 北伐誓师

第二天清晨。正阳门。

朱元璋站在正阳门的城楼上。一众文臣和不参与北伐的武将立于他的身后。常歌带领百名拱卫司仪仗,站在群臣之后。

正阳门下可谓是旌旗招展。二十多万北伐军分为骑兵、刀兵、弓兵、枪兵、盾兵、火器营,各自集成一个方阵。徐达、常遇春等诸北伐将领则骑马立于方阵之前。

朱元璋由衷的感叹道:“十几年前,我去濠州参加义军,第一个官职是郭子兴的亲兵十夫长。手下弟兄不过九人。做梦也想不到十几年后能够拥有数十万大军。”

李善长附和:“是啊上位。臣投到您帐下时,您只有数千义军、滁州一城。臣也想不到,多年后您能够拥有广袤的江南之地,数十万精兵强将。”

城下的二十多万大军鸦雀无声,他们在等待着最高统帅朱元璋的命令。

刘伯温提醒朱元璋:“上位,吉时已到,可以开始誓师大典了!”

朱元璋命令右丞李善长宣读《奉天北伐檄文》。李善长走到一百名太常寺唱礼官的身前。李善长始终是一个人,声音有限。太常寺常礼官都是选得嗓门嘹亮、声音浑厚之人。李善长念一句,百名唱礼官就齐声喊一句。

李善长花了一柱香的工夫,向北伐将士宣读了檄文。云奇又拿出一张黄绢布王旨,宣读道:“有王命!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大军北伐伪元,恢复中华故土!”

徐达、常遇春打马向前,来到正阳门城楼下。二人高声道:“臣领命!”

云奇又宣了第二道王命:“福建贼逆陈友定,罪大恶极,无可饶恕。现斩其头颅,祭天,祭地,祭旗!”

正阳门下搭建有一个临时斩台。斩台后立着吴王的王旗。拱卫司千户柳寒月带领力士将陈友定押上了斩台。为防止陈友定乱喊乱叫坏了体统,他的嘴里塞着一坨红布条。

朱元璋下令:“斩!”

刀斧手手起刀落,陈友定人头落地。一代枭雄就此殒命。

二十多万将士见状士气大振,齐声高喊:“吴王千岁!吴王千岁!必胜!必胜!”

二十多万人的齐声呐喊震天撼地。正阳门上的常歌感到自己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

徐达猛然调转马头,带头高声呐喊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定在两个月后登基。登基大典徐达、常遇春这帮淮西老弟兄是赶不上了。徐达这是在提前朝贺新君。

二十多万将士高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阳门城楼上的朱元璋微笑着对李善长说:“本王的二弟真是有心。”

徐达又带头喊了一声:“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达一向视嫂子马秀英为自己的大姐。此次马秀英虽未参加誓师大典,徐达却自信二十多万人的齐声呐喊能够传到王府,传到嫂子的耳朵里。

果然,六里之外的王府中,马秀英正在绣一个龙纹香囊。这香囊是准备给儿子朱标册封太子典礼时佩戴的。她忽然听到了“皇后娘娘千岁”的喊声。

在马秀英身边玩耍的锦阳县主香香一头雾水:“皇后?谁是皇后?”

一旁侍候的宋盼儿解释:“县主,王妃两个月后就会成为新朝的皇后。这是北伐将士在提前朝拜她呢。”

马秀英掩嘴轻笑:“我还不是皇后。这一准是二弟带头起的哄。”

正阳门城楼上的朱元璋笑道:“真是长嫂如母啊。二弟五弟他们太有心了。”

呐喊完毕,徐达高声朝着城楼上的朱元璋请命:“臣,征虏大将军徐达,请命出征!”

朱元璋高喊道:“出征!”百名太常寺唱礼官齐声高喊:“出征!”

徐达和常遇春掉转马头,面向一众将士。徐达挥动征虏大将军令旗,声如洪钟的下令道:“开拔!”

二十多万将士转向北方,有条不紊的向北而行。一直用了一个半时辰,才全部消失在朱元璋的视线里。

朱元璋下得城楼已是午时。他抬头看了一眼湛蓝的天空,小声说道:“愿天地日月神灵保佑我二弟、五弟凯旋而归。”

这是朱元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仗。这一仗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精锐都派了出去。若北伐成功,他将成为大一统皇帝。若失败,他就只能做一个偏安江南的皇帝。

朱元璋时常自比汉高祖,他自然想成为留名青史的大一统皇帝。可以说,这场仗朱元璋输不起。

傍晚时分,常歌下差回到了常府。常府上下已经挂满了红绸红带。他和宋盼儿的婚事定在了两日之后。如今婚礼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只欠新娘子从王府坐上花轿过门拜天地了。

常四正在前院里逗一条大黄狗。这条狗还颇有来历。侦办盗银案时候,锦阳郡主香香请常家叔侄去吃狗肉。见到这条黄狗却又发了善心,将其抱走。本来黄狗是香香养在王府之中的。奈何这条黄狗不争气,总是半夜狂吠不说,还爱掉毛。有次朱元璋的王服上竟稀里糊涂沾了一撮狗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