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抗日之刀魂 > 第5章 下山借刀

第5章 下山借刀

杨楞娃初听主持之言还不服气,喘着粗气说:“大师难道有更高明的刀法?”

主持呵呵笑了,不紧不慢的说:“施主可知此地是何地方?”

楞娃道:“不是五台山吗?”

主持说:“施主可知大宋朝杨家将,那杨五郎不就出家在五台山吗?”

楞娃道:“杨五郎不使枪吗?”

主持说道:“为大将者,通十八般武艺,不论刀枪剑戟样样精通。大刀杨令公惯用者大刀,麾下七郎八虎人人用枪,枪法从何而来,令公所授。可见杨家将刀枪皆精,只是个人喜好不同所罢。”

楞娃问道:“杨五郎留下过刀法?”

主持点头。楞娃扑通跪倒:“求师傅教我大刀!”

主持说道:“我等僧人,蒙佛祖点化,皈依佛门,本想青灯黄卷,修为罪身,有朝去得极乐世界,也算圆满。然倭人亡我之心不死,兵锋日进,干戈不止,中华危殆。想我文殊院,乃千年古刹,想那倭寇终会兴兵来犯,寺里僧众不能束手受枪炮所害。老和尚我还有点衣钵,就是那套刀法,教寺里弟子学习,待敌人侵到家门之时也好护院自保。”

五台山有几位武僧,可以说是当时的高手,刀法拳法无一不是精湛绝伦。杨楞娃算是开了眼,也彻底服气了。他从小和老爹习武,

早就有根基在身,学习起来并不吃力。

一位僧人问他,学不学枪法,僧人逗他是大名鼎鼎的杨家枪法。楞娃道,先学好刀法。僧人问他为什么。杨楞娃道,枪一枪只能捅死一个,可是大刀一抡就是一片。僧人哈哈大笑,跟王贵一个样。

杨楞娃不知王贵是谁,茫然无措。僧人解释,王贵乃岳飞手下结义兄弟,与岳飞同拜周侗为师,当年周侗问他学什么兵器时,王贵说的便是,大刀,砍下来就是一片。杨楞娃听得高兴,以后每每缠着僧人讲***里的故事。

一年之后,楞娃将刀法习练纯熟,他便跟着僧人学习枪法。僧人不免想起上一年他说过的枪顶多一枪扎死一个不如大刀一砍一大片的话,便问他,不是枪不如刀吗?楞娃道:“枪快了,一枪穿他七八个,杀他个冰糖葫芦。”僧人笑,说,这番话如七郎一般。楞娃问他七郎是何人?

僧人于是给他讲说杨家将里七郎八虎闯幽州,杨老令公大战金沙滩的故事,说的是七郎奉命守在城门口接应入城的父兄。当时大郎替了宋王,二郎替了八贤王,入幽州城与辽王谈判,结果谈判不成,便在谈判桌上动了手,大郎用袖箭射死辽王,可他兄弟二人也未能逃脱,皆身死。城里跟着打起来,杨

家将退到城门口,杨七郎就在门口,见一队辽兵冲来,队列还很齐整,于是催马上前,大枪一指,把一队辽兵尽数穿死。因为这一仗,才有了那句,大宋江山千斤重,杨家能挑八百斤的千古佳话。

楞娃听得是心花怒放,他也姓杨,他老爹从小苞他讲他们是杨家将的后人,听了僧人的故事,他更坚定了这种想法,承认自己就是杨家将的后人,而且他要当当代的杨家将,杨家将当年打辽人,他要杀鬼子。

又是一年,楞娃听着杨家将的故事,勤习枪法,练功不辍。

两年后,当家主持圆寂。楞娃告别了几位师傅,下山找鬼子去了。

楞娃下了山,他早向寺里的僧人打问好了路径,下了山朝北平方向而去。北平前朝皇城,自古就有通往五台山的官道,楞娃不会走错。行了几天,来到一处镇子,名叫龙泉关。听到这个名字,浑身一震,龙泉,他这两年听僧人说书,每每说到哪位大将身上都有把肖铁如泥的宝剑,而宝剑里面龙泉最出名。楞娃想,我去杀鬼子手里也得有件家伙。

他顺着镇子开始找,看看有没有卖宝剑的。沿着街道走了一圈,别说卖宝剑的,连卖剪刀的也没遇见。他纳闷了,难道这个龙泉的名字只是和宝剑的名字巧合而已

嘛!

他拦住一位老人,问道:“老人家,咱们镇上没有卖宝剑宝刀的?”

老人被他问得笑了,摇着头说:“年轻人,没有。”

楞娃又问:“那你们家里用的剪刀菜刀总该有卖的吧?”

老人还是摇头。

楞娃这回真愣了,吞吐道:“那你们平时都用什么?”

老人手往一条巷子里一指:“顺着那里走下去,有一家铁匠铺,我们家里用的都是那户人家打的。”

楞娃会意,宝刀宝剑都是铁匠打的,他既然能打菜刀,宝刀自然也能打。他谢过老人,转身去了巷子。一直走到头,听到左边的院子里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铁器撞击声,他敲了敲那扇掩着的木门。里面一个粗狂的声音:“门没插,进来吧。”

楞娃进去,家里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和一个三十多岁的大汉正在火炉边干活。两个人都光着膀子,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和结实的肌肉,只是那个老人身上与年轻人相比少些罢了,但是看上去还是那么有劲。两个人看到进来的楞娃,都把手里的活放下了,他们怔住了。楞娃身上穿的还是在五台山庙里的衣服,头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