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1980,从写歌开始 > 第117章 枉凝眉

第117章 枉凝眉

洪名胜的算盘打的特别精,他想用一个调动工作的指标,把文飞阳拉进央视的两个剧组里面。

当然,文飞阳也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不明白洪名胜的用意。

不过,在国内生活、工作,就离不开人情这两个字,所以,大家平日里的口头禅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文飞阳没有必要当面去得罪任何人,所以,他与王福林打了声招呼,两个人就算是认识了。

“老王啊!我虽然不能够参加《红楼梦》改编研讨会,但是,我向你推荐文飞阳,他不仅仅歌写的好,影视编剧同样也是非常厉害的。”

洪名胜说罢就朝王福林使了个眼色。

“台长,你就是不说我也知道,文飞阳的才华那是有目共睹的,电影《牧马人》就是他改编的。”

“飞阳,今天恰好在这里遇见你了,我其实正准备去《词刊》编辑部登门拜访、邀请你,因为改编《红楼梦》我也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王福林当然也听说了,《西游记》剧组歌曲被文飞阳拿捏的事情。

“王老师,你可千万别这样说,改编影视剧我还火候差的太多,更何况是《红楼梦》名着,我可不敢瞎说,你还是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吧?”

文飞阳有意推辞这件事。

“飞阳,你太客气了,我的想法与杨婕导演不一样,拍摄《红楼梦》之前,我准备今年读书,明年改编,后年选演员,大后年拍摄。”

王福林的话,令文飞阳肃然起敬了。

“王老师,你真是大手笔,我对你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啊!”

文飞阳相信王福林所说的话,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他确实是这样做的。

1981年11月,央视召开了关于《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的专题会议,在会上专门强调了改编问题。

1982年,王福林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把《红楼梦》细读了好几遍。

1983年2月《红楼梦》拍摄筹备组成立了,5月又成立了编剧组,8月剧组顾问委员会成立。

从此,《红楼梦》电视剧拍摄进入了实质性阶段,12月,剧本初稿正式确定。

同时,剧组采取海选形式在全国各地选拔演员,引起热烈反响,一百多个演员席位争夺的异常激烈。

1984年春夏期间,剧组在京城圆明园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主要学习内容为研究原着,分析角色,亦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艺术修养。

1984年9月10日,剧组在安徽黄山正式开机,录下了第一组镜头。

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摄,总投资为680万人民币。

整个拍摄过程历时三年之久,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

这些事情文飞阳之所以知道,都是他重生之前在网络上扒出来的。

“飞阳,我知道拍摄《红楼梦》不是一件小事,所以,我想在改编剧本的时候,就提前确定下电视剧的主题歌?”

“啊?王老师,你这是为什么?”

文飞阳佯装大吃一惊。

“飞阳,我可以告诉你,我想让给演员办个学习班,让他们每天都听着主题歌学习、训练。”

“台长,你觉得怎么样?”

王福林的话得到了洪名胜的支持。

“老王,我认为这个办法可行,慢工出细活,《红楼梦》的拍摄工作就应该是精雕细琢,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洪名胜说的更是大气磅礴。

“飞阳,这件事就交给你怎么样?这可是你的强项啊?”

文飞阳听洪名胜这是非要把自己给拉下水不可。

“台长,我年少轻狂,怎么能挑起这样的重担呐,这样吧!我就去研讨会上开开眼,向各位老师学习、学习。”

“好,飞阳,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老王,飞阳的所有事情你可要都给安排好了啊?”

洪名胜拍了拍王福林的肩膀。

“台长,你就放心吧!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好的!”

其实,87版《红楼梦》的音乐,是由着名词曲作家王笠平创作的。

1984年,王笠平向《红楼梦》剧组自荐获准。

此后历时四年,他耗尽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13首歌曲。

其中,仅一首《葬花吟》就费时一年零九个月。

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面临压力最大、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次创作。

87版《红楼梦》的剧本,由刘根路、周垒、周临三位编剧,在参考了红学家周汝常的意见后进行编写的。

基于当时“曹雪芹原着,高鹗续写”的主流观点。

剧本改编的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