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1980,从写歌开始 > 第9章 新歌演唱会(一)

第9章 新歌演唱会(一)

《渴望》的影响力果然是非同凡响。

尽管文飞阳拿出来的不是电视剧而是小说,可是,自从在《京城晚报》上连载以来,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火遍了京城。

人们每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找《京城晚报》看上面的连载小说《渴望》,并且,在茶余饭后相互讨论剧中的有关人物。

《京城晚报》从1980年4月1日起,开始刊发文飞阳的连载小说后,报社的发行部感觉到了其中的明显变化。

上门主动订阅报纸的读者是渐渐地多来起来,每天上午、下午的高峰时期,竟然出现了排长队的稀奇现象。

《渴望》火了!《京城晚报》也火了!

所以,文飞阳就开始被《京城晚报》的那个女编辑,每天要债似的催稿子。

“飞阳,我是何芳,今天提醒你一下,《渴望》预存的稿子,可是只有一个星期的量了啊?”

“飞阳,我是何芳,读者每天都打电话来报社提意见,说问一问你,能不能够把《渴望》的字数在提高一下,5000字有些少不够看?”

“飞阳,我是何芳,那些读者来信,你什么时候拿走,报社这边已经快放不下了?”

……

文飞阳可以说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痛苦的是自己就像是生产队的驴,每天除了上班,业余时间基本上就卖给了连载小说《渴望》。

就连叶雪莹数次邀请自己去游玩都不敢答应。

文飞阳的快乐其实也特别简单,那就是《京城晚报》给他的稿酬是最高的。

在正式发表《渴望》之前,《京城晚报》的女编辑何芳,就把连载小说的稿酬问题,向文飞阳说了个明明白白。

“报社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了连载小说的稿酬标准,那就是按照每千字6元——10元发放。”

文飞阳悄悄地算了一下账,《渴望》电视剧是50集,不过,剧本当初可是整整写了135万字的。

依照与《京城晚报》的约定,每天5000字的刊发数量,一个月下来大约就是15万字,换算成稿费的话那就是1500块钱。

当文飞阳算出自己一个月,竟然能够写出来1500块钱时,心里面也悄悄地吓了一跳,1500块钱,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为了母亲文慧,为了妹妹文飞月,为了能够早日实现自己“家”的梦想,文飞阳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地拼了。

就在文飞阳领取第二笔稿费的时候,女编辑何芳告诉他,《京城晚报》的总编辑纪罡找他有事商量。

何芳引领着文飞阳走进了总编辑纪罡的办公室。

“总编,文飞阳来了。”

正在忙碌的纪罡抬头看见文飞阳后,马上就放下手里面的笔,站起身走过来了。

“飞阳,今天总算是见到你的庐山真面目了,如果不是何芳说你说过年轻人,我都不敢相信《渴望》的作者如此会年轻。”

“来、来、来,到了我这里就不要站着了,赶紧坐,我还有事与你商量。”

纪罡的热情实在是出乎了文飞阳的意料之外。

“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单位那边还有一大堆的事,真的是不能够再这里停留太长的时间?”

时间这两个字,现在对于文飞阳来说是再宝贵不过了,他上班看全国各地邮寄来的歌词,下班还要争分夺秒地赶写连载小说《渴望》。

“我知道你忙,也就耽误你一会儿,其实,这件事是与你个人,与你们单位都有关系的……”

等到文飞阳耐心地听完《京城晚报》的总编辑纪罡的话,方才明白了他找自己的真正原因。

原来,《京城晚报》从1980年初正式复刊后,总编辑纪罡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够在短时期之内,将复刊后的《京城晚报》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当纪罡从女编辑何芳的口中得知,将《京城晚报》的订阅数量不断提高的连载小说《渴望》,作者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同行。

并且,这个人不仅仅写出了人尽皆知的新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同时,他还是《词刊》编辑部的编辑。

因此,纪罡就悄悄地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看看能不能够与《词刊》编辑部合作,搞一次前所未有的新歌演唱会。

纪罡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1980年初,央广电台文艺部和《歌曲》编辑部两家,联合举办了一次“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

此次活动参加的人数有25万多,产生了着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其中包括《妹妹找哥泪花流》、《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等作品。

为了不与这一次评选活动雷同,纪罡就盯上了文飞阳所写的新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文飞阳所写的第二首新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被《词刊》副主编乔宇推荐的蒋大伟,给捷足先登拿到了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