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风雨三多堂 > 第1章 清末 晋商 申家

第1章 清末 晋商 申家

晋商崇尚吉庆,山西因为“大院”而出名,“大院”又因为“晋商”而出名,一位晋商后面就是一个大家族,大家族里几百年有太多故事。起起伏伏,悲欢离合,大院依旧屹立不倒,见证着时代变迁。山西大院整体布局往往会取某一吉庆文字进行建筑的空间安排,乔家是“囍”,申家三多堂则是“寿”。大院的内部建筑多是单面坡屋顶,而不是双面坡,雨水顺着房檐流入自家院内,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式,彰显出四平八稳的姿态,处处显示出以“礼”为本的建筑特色和庭院深深的森严感和仪式感。

清末时期,申家是山西省有名大户,申家大院位于山西最南边,占地5000平方米,整体格局从高出俯瞰,呈“富”字型,大院分南北两部分,东西并排着三个穿堂大院,上面连着三座三层高楼,内套20个小院,房舍大大小小有200多间。

山西传统文化、传统风俗延伸至传统观念,一直保存完整,申家大院现在是国家保护单位,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除了外地游客以外大多是本地一家老小,游览观赏,喜气祥和,传承着山西人“多子、多福、多寿”美好祝愿。

要说晋商有多富,在明朝嘉靖年间,宰相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就曾说过:“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结果发现,全国能称得上“首等”的富家不过区区十二家,而山西就占据了三分之一。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晋商中过百万两家产的人比比皆是,其中还有不乏身价千万之人。当时有一个名叫章嗣衡的御史在奏折中写道:“山西太谷县孙姓,富约两千万。曹姓、贾姓富各四五百万。平遥县之侯姓、介休县之张姓,富各三四百万。榆次县之许姓、王姓聚族而居,计合族资约各千万……”单单是把山西的几个富豪资产相加,就超过了一亿两白银,比当时大清国库的银两还多。

话说山西申家始祖,明朝在太原以卖汤圆为生,在明末由太原迁到山西南边为置地、建房,第十二辈申十二爷开始把生意扩展到全国,后辈又跨出国门,东到日本,北到莫斯科,西到巴黎、伦敦,把国内的茶叶、布匹输往国外,引进日本的钢铁,高丽的人参,俄罗斯的金属制品。申家在山西和蒙古之间走出了一条“茶叶之道”,可与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相媲美。

申家在清朝初期极盛之时,相继建起了一批布局庞大富丽堂皇的宅院,尤以“富”字形建造的大院最具代表性。虽然晋商崇尚“富”,但是富裕只是结果而不是目标,目标终究是人丁兴旺,智乐仁寿,才代表福气满满。申家人也一直秉承祖训,本分做人,老实做事,到申音佳父亲一代,依旧平稳度日,家庭和睦。

申晋鹏作为申老爷子长子,被给予厚望,年轻时候跟着老爷子押镖、押茶,见识了不同信仰,不同风土人情,思想比较开放,但是在观念、风俗保守封闭的山西,总是会与周围人不同。

培养申音佳,申晋鹏基本对他属于放养,从小带着他各种见世面,申晋鹏高高瘦瘦,戴着眼镜,性格跟气质匹配,属于文雅绅士,但是申音佳高大威猛,平日有些桀骜不驯,申老爷子曾经对申晋鹏说:“他小子将来不是英雄,就是枭雄,但是目前看枭雄可能性大”。

申夫人跟申晋鹏是青梅竹马,两家是世交,她也是一位非常儒雅、开化女子,对申音佳教育也是收放自如,申音佳虽说桀骜,但是申夫人柔中带刚,把他治理服服帖帖,申音佳从小天不怕地不怕。

可有一样,父母虽然举案齐眉,但是他总觉得父母过于客气了,因为年纪小,也说不清原因,不过他还是有一个快乐童年。

山西省太原市,赵子墨年芳16,是当地有名气美人,赵家在太原原先也是大家族,分家后,在清朝后期没落,子墨从小受古晋阳文化的熏陶,对道、儒、释等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赵家老爷子已经90多岁了,依旧每顿能吃一碗面,吃斋念佛20多年,耳不聋眼不花,每当看到晚辈稍微有些酒色之气,便严厉禁止。赵老爷子理论是,老百姓生活追求是平平安安,稳稳当当,衰败兴盛是看人丁和家风,而不是权势。

赵老爷子带着后辈们,依旧简朴度日,他也是很神奇一个人,据传赵老爷子在70岁时,忽然做了一场梦,醒了后赵老爷子咂摸咂摸,回味许久。

梦中韦陀菩萨指点他说:前世你是一条龙,修行成菩萨,今生要再续前缘。

赵老爷子从此开始吃素、修行,20多年没有看过一次大夫,别人问他秘诀,他说心态,只要心态修炼稳稳当当喜。老赵爷子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80多岁时还能自己做饭,年纪越大越爱写一些感悟,平日里就是打坐入定,族内族外人对老爷子都尊敬有加,算是家族之宝。

子墨平时就是听爷爷讲传统文化,然后就坐在院子外台阶上拿字典认字。

“子墨,你又在背字了”。门波说,只要有时间,她都会找子墨,此刻子墨被夕阳照耀,勾勒出一个豆蔻年华少女身形,门波心里感叹:“太美了”,他简直看呆了。

“门波哥,你放学了,我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