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回到宋末成为岳飞师叔 > 第四章 白河

第四章 白河

郭药师于十一月四日出发,到六日上午,他率军刚抵达三河县时,便与金兵侦骑撞上。

他没有再往前走,就地寻了个地方下了大营。

至四日上午,金兵大部便出现在了常胜军的面前,双方隔着白河对峙。

白河亦称渔水、沽水、沽河、潞水、潞河、溆水、白屿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经赤城县,延庆县、密云县,于密云县城之西南的河漕村汇合另外一条河潮河后,形成潮白河,因为是三河交汇处,此地故称为三河县,距离燕京,大概一百五六十里地。

后世,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地上游不远处拦河修坝,修建水库,也就是密云水库。不过此时的密云水库这里,还是一片平地,附近甚至还有村庄存在,只不过看见大军来临,百姓们一个个都拖家带口逃进了山中。

白河北面约莫六七十里地,就是号称燕京锁匙的古北口。早在南北朝的北齐年间,这里就修建了长城,用以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只可惜五百多年来,北齐长城早已年久失修,已经不堪使用了。

辽国时期,这里乃是辽国腹地,耶律氏从未想到有敌人能够打到燕京来,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去修复它,等后面女真崛起,金国大军无敌于世,辽国四分五裂,内忧外患不断,就再也没有机会去修复它了。

当然,对于宋朝来说,古北口长城修不修,其实都不重要了,因为平州在金国手里。

平州也就是后世的唐山和秦皇岛那边,燕山的两个重要隘口榆关和卢龙寨都在这里。榆关也就是后世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卢龙寨就是后世所称的喜峰口。

这两个关隘此时都在金国手中,单守古北口,那就毫无意义了。

此次金国伐宋,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以完颜斜也(完颜杲)为都元帅,负责调兵遣将,不过完颜斜也只是坐镇金国此时的都城会宁府,并未亲自统兵上前线。

金国大军兵分两路,西路军统领是金国战神完颜宗翰,宋人一般叫他粘罕,乃是金国前国相完颜撒改之子。他率麾下大将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自宣大一路南下,往太原方向攻去。

东路金兵就比较复杂了。东路军名义上的都统,乃是完颜闍母,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金国的一员猛将,辽国东南西北中五个都城,他都有份参与攻打,西京大同和南京析津府(即燕京)更是他独自一个人带兵打下来的,但是他猛则猛矣,真正带兵打仗的能力还是远远不如侄子完颜宗望(完颜斡离不),所以他虽然是东路军的都统,但是东路军事实上是以监军完颜宗望为主。

完颜宗望是完颜阿骨打的二儿子,在军中威望素著,人称“二太子”、“菩萨太子”。因为之前要处理张觉事变,他有一部军队驻军于平州,所以他此番也是从平州出发,而完颜闍母则率军自会宁府出发,双方约定在燕京城下汇合,一起拿下燕京。

完颜闍母路程虽然比完颜宗望远,不过他早早就出发了,所以反而先立功,拿下檀州的就是他。

而完颜宗望那边也不遑多让,于次日,也就是二十七日拿下了蓟州,正在往燕京而去。

说实话,完颜闍母军中威望被侄子压过一头,个个都觉得完颜宗望比他厉害,他是有点不开心的。而且此次出发,完颜吴乞买也多次叮嘱他,凡事多听完颜宗望的意见,心中更是不爽。

此时正好侦骑探知郭药师率常胜军在往这边来,为了在侄子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并未退缩,而是尽起大军,率军迎了上去,和常胜军在白河对峙。

双方此时的兵马,其实是差不多的。

常胜军在投降宋朝之前,只有八千兵马,骑兵更是只有五百骑。

在背辽投宋后,郭药师深受宋徽宗赵佶的喜爱,要粮给粮,要兵甲给兵甲,除了马匹给的不多,其他能给的基本上都给了,所以短短三年里,常胜军的兵马一下子膨胀到了四万五千多人,现在又新招了两三千的新兵,总共是差不多有四万八千人左右,骑兵也有五千余人了。

但是常胜军也并不是郭药师一家独大。

之前说过,原来常胜军还是叫做怨军的时候,分为前宜营、后宜营、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岩州营共八营,而统领整个怨军的,叫董小丑,郭药师只是其中一营的统领。

后面怨军因攻打利州失败,董小丑被辽国下令处死,结果引发其部下罗青汉、董仲孙等人率众哗变,于是引来辽军都统耶律余睹率兵弹压。

郭药师在那个时候,就开启了他的背叛生涯:他联络上了耶律余睹,得其首肯后,便暗中串联另外几个营的统领,即刘舜仁、张令徽、甄五臣这三人,将引发叛乱的罗青汉、董仲孙等人诛杀,将首级献给了耶律余睹。

叛乱平息后,怨军被一分为二,罗青汉、董仲孙等部被收归为辽国禁军,而剩下的郭药师等四人依旧是怨军都统。

所以,最早常胜军中是有四个山头的。

不过后面在常胜军投降宋朝后,郭药师曾向当时的统领宋朝伐辽大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