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穿越大楚做始皇 > 第一零四章 外使、外事、外知

第一零四章 外使、外事、外知

再醒来,已是次日正午。

熊横令司宫安国君召见令尹屈原、典客郑介、典客右令黄歇,到宫中觐见。

眼下,四位臣子俱是坐于寝宫当中,望着上首之楚王,在享用一碗鲜美的羊肉汤。

昨日见齐国使者苏代,事情基本上就定下了,如今就是要告知臣子,如何将此事给执行下来。

至于为何就仅有这四人,没有国事府其余臣子,熊横则是有意的。

召集臣子们一起议事,在宫中办公,是为了集中权力,形成楚国的内阁,而面对不同的国事,召集不同职责的臣子,又是让他们明白,他们各掌其职,不管身份以及身后的实力如何,在国事上应该都是平等的。

国事大臣之上,就唯有令尹与楚王二人。

国务府最重要的,应当就是平衡。

“启禀大王,齐国使者苏代,如今就居于驿馆之中,今日上午臣已去驿馆看望,苏代说与大王关乎齐楚关系,早已是议定!”

下方说话者,乃是典客郑介。

每逢外国使者,或是纵横之时,都是由他这个典客负责。

听到此言,楚王却摇了摇,让郑介不知其意。

“此事先不提,寡人问你,典客府以你之下,可有几人?”

听闻,郑介是更加疑惑了:“启禀大王,臣乃典客,旗下有左右二令,辅佐臣事,府中还有中书令、幕僚等一众官吏,合计不下半百之数,不知大王问这是何故?”

熊横摇着头:“太少了,太少了,当今天下,大争之世,只万乘之国就有其七,外事纵横之道,于国而言,不亚于军也,寡人昨日见苏代,其人未入我郢都,却对我楚国所生之事,皆是清清楚楚,未见寡人,心中却已有策略矣!”

屈原微微一想,当即明白了楚王的心思,在众人还在沉思之时,就听得他说道:“大王是说,纵横之时,重在情报,天下诸国之时若能了如指掌,便能做出恰当的策略,大王是想要我典客麾下,如那齐国苏代一般,有幕僚细作,专注六国情报?”

楚国政令之混乱,就混淆在这里。

景鲤当令尹,主持国政的时候,会将自己门下的门客,派遣往秦国、往齐国打探消息,身为司徒的昭雎,在需要迎太子归国时,也会派遣自己的门客去往齐国,搜集消息,就是谁执政了谁来,国府之中,就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

典客府乃楚国负责外使之所,这样的机构就只能设立在典客府之下。

“不错,寡人正是此意,寡人以为,典客麾下,需得有三司,一则外使司,当中之人,需得精通纵横之道,善于论战,可代我楚出走诸国,为寡人之使者。”

“二则武官司,当中之人俱是我楚细作、探子,寡人要他们遍布整个天下,临淄、咸阳、大梁、新郑、甚至邯郸蓟城之地,都需得有我武官,以传递情报。”

“三则,便是外事司,此司就设在典客府中,平素里负责典客处理政事,汇总往来于天下的情报,寡人以为,典客府下有此三司,方才能真正的执纵横明外事也。”

按照熊横的设想,典客、司徒、司马、司败之流,乃是楚国一部,那部之下,必然还有局司一级了,如今外使之事,刚好要用上,郑介此人又是一向忠于王令,就先从他开始吧,之后再到其余国事大臣。

郑介听完,细思了一阵。

其余诸位臣子,也俱是不语。

“启禀大王,臣明白了,今日之后,臣就按照此法,来立我典客一府。”

“哈哈,也正好司徒司吏二人,正在行考教臣子一事,你可让司徒多选拔几位臣子进来了。”

“臣遵令。”

待到郑介应下,熊横又望向坐于一旁的黄歇:“典客门下,当真是人才济济,正所谓英雄出少年,依寡人看,曾经的右令黄歇,则可为我楚外使令,不知典客意下如何?”

楚王亲自点将,郑介还能拒绝不成,只见他说道:“启禀大王,黄歇久历诸国,颇有纵横之才,可谓楚之外使令。”

那边黄歇听闻,立即起身向楚王行礼道:“臣谢过大王。”

有屈原坐于王下,忽然只见他想到了什么:“启禀大王,有莫敖屈甲,携南太后去往咸阳,已有两日,大王该再派遣使者去往寝宫,以应司败彭里之策,臣以为外使令黄歇,可担任此重任!”

此时,前几日屈原就与楚王商议过,现在提出来时机正好。

下方黄歇,显然是知晓,这重任是什么,只见他神色微微一变后,立即恢复如常。

“启禀大王,一国之乱,首乱在君,次乱在臣,我楚已有楚王横,无需再有楚王槐,有南太后者,一介妇人而干过,存废王之心,此为乱之臣。”

“臣以为事到如今,楚王槐者、南太后者都不可再入楚,如此做为,皆是为我楚国所虑,臣愿意为大王之使,亲自去往咸阳,说于楚王槐,令其不再有归国之心。”

他也是十分的上道,知晓方才的任命,只是为现在而作铺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