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四十六章 陈东释三王

第四十六章 陈东释三王

许多时候,人会放弃努力。

这样的放弃,往往是建立在努力多次而未果的情况下。

努力之后,通常会得到正负两种反馈。

努力了,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就是正反馈。

得到的结果与自己所想偏差较大,就是负反馈。

得到正反馈越多,人就越自信。

得到负反馈越多,人就越自我怀疑。

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选择开始,是因为“我热爱”。

人们选择坚持,则是因为“我擅长”。

当发现自己努力也做不好时,人们会选择躺平摆烂或者假装努力。

就像一个学生,可能在念了两年书以后就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了。

于是在剩下的人生里,就都在随波逐流,放弃再为自己的人生努力一把。

胡天玉很明显不是这样的人,他是属于越努力越自信的那种。

不过当下的情况,却让他有些自我怀疑了。

“客观现实永远不会以主观意志为转移。”

这句话是胡天玉从青山报上摘抄下来的,他以前没有懂,如今懂了。

无论青衣军也好,复云会也罢,都抱有一腔真挚的热忱。

谁不想将自己的祖国变得越来越好呢?

论造反他胡天玉是一流的。

不管是干那些不能在明面上被人看到的交易,以筹措资金。

还是说服那些失势的世家子弟和贫苦百姓,让他们跟随着自己共举大事。

这些事情他都擅长。

但在治国平天下一事上,他却是没有经验的。

破坏一套腐朽的体系,只需要撬动最腐朽的那一环便够了。

接着整个体系会自动土崩瓦解。

所以高手拆屋,只需拆掉一小块便能一蹴而就。

而在从头创建一个全新的体系时,却是不一样的。

一砖一瓦,一椽一柱,都需要重新搭建。

稍微有点不慎,整个建筑就又成了大厦将倾的状态。

而如今华国的最大危险便是,这个建筑的一些关键环节没有合适的材料。

将原本腐朽的材料勉强填充至那些环节,看上去得到了一栋新楼。

但没过多久,人们便发现这楼不过是换了一层粉饰。

该漏风漏雨的地方继续漏,原本摇晃的地方晃得更加厉害。

而如今,寒云王假冯海钧之手,给华国送来了最适合的基材。

有了三万名在大青山进行过专业培训的年轻将官,搭建一个全新的政府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这样的好事,听上去总觉得不那么真实。

“狐狸,你可想好了,这事儿就是引狼入室!”

“到时候这帮人要是不听我们指挥,你哭都没地方哭!”

名为何绍诚的年轻军官用右手食指戳着桌面对胡天玉说着。

如今的他也被排挤到了临时政府权力中心之外,不过这不代表他手上没权。

毕竟他如今掌握着华国的咽喉,东泉关。

只要他打开大门,陶国的军队立刻就能进入华国。

见何绍诚如此,老狗不干了。

“老何,你觉得咱们困守一角就有用吗?”

“要培养那么多拥有新思想的读书人,需要花多少代价?”

“等着那些人长大,华国又变成原来的华国了!”

“各种势力根深蒂固,那些人将所有的资源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穷人永远读不上书,当官的都是富家子弟。”

“他们一代传一代,将向上走的路全部封死,满朝裙带衣襟。”

或许是老狗的话有些激进,胡天玉拦了拦他。

“老何所说也不无道理,这些人都是外来人,一旦起了歪心思,咱们就连翻身的机会都没了。”

“那冯镇西是个老奸巨猾之辈,万一他当了王之后反水,你觉得那些人是听他的还是听谁的?”

胡天玉此话正中要害,这便是众人担心的地方。

“我们为何不将宋君健叫来谈一谈?”老狗突然问道。

“这……不太好吧……”何绍诚抱手摇头到。

“我倒是觉得可以的。”胡天玉拍了拍桌子,“等下饭点就把他找来聊聊!”

片刻后,一个营帐外。

四个人端着饭盆列成一排。

“我说,老宋,你们这三万人是怎么凑到一块儿来的?”

宋君健扒了一口饭。

“这事儿吧,看着是冯将军随机从各营中抽取的。”

“实际上早就有了名单了,就咱们这帮人,全是华国人。”

“你们可能不知道,就连冯将军,也是华国人。”

“当年成氏篡华,冯将军愤而举关降陶,才将临烟城给了陶国。”

“要不你们以为,华国作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