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三十四章 望烟亭之殇

第三十四章 望烟亭之殇

寒云历平宁元年四月,寒云王韩诺寝疾,一切事务由寒云后金钰代理。

平宁元年夏六月,调镇西大将军冯海钧屯桃岐,抚南大将军肖冲屯泰宁,镇东大将军张守诚屯临烟。

三将在八月完成换防,临烟城增兵三万。

平宁元年九月,着长和郡守朱清贵草讨华檄文。

平宁元年冬十月,鸠国十万大军在华国北部边境集结,以响应寒云王收复华国。

同月,华国大军在其北部边境的鎏金山与鸠国展开大战,鸠国大败,十万兵马损失五成。

次月,张守诚领三万大军西出临烟城,向华国腹地进发,留五千兵守临烟。

与此同时,寒云楼上。

“大王,这是今日的报纸。”

一名妖艳的年轻女子,手上捧着一叠纸张,来到韩诺面前。

她口中的报纸,实际上只是一份手写的报告,主要记录了一些寒云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大事。

韩诺称其为报纸,所以他的侍女便也这么叫了。

这侍女是寒云后金钰专门安排过来侍奉韩诺的,叫天香。

长得娇小可人,心思细腻,善察言观色,能书写,会刺绣。

不过韩诺对她的态度不冷不热,也不要她侍寝,只是每日让她负责去取饮食报纸而已。

韩诺从其手中拿过报纸,随便翻了翻。

金钰果然如他所料,没有信任冯海钧。

从自己被软禁这件事来看,金钰不但与张守诚达成了某种共识,甚至还将手伸到了大青山一带。

那里是寒云的发源地,也是金钰耕耘了数年的地方,有许多拥护金钰的势力。

只可惜,张守诚虽善马战,但在地形错综复杂的华国可以发挥的实力有限。

而华国和鸠国之战,也在韩诺的意料之内。

那摩鸠部早就想找机会打压削弱日益膨胀的赤鸠部。

所以接到寒云国的檄文,便立刻积极响应寒云王的号召,从各部调集了兵马。

其中出兵最多的,自然是赤鸠部。

而在鎏金山一战中,赤鸠部便是实力损失最严重的。

这种借题发挥,趁机削弱赤鸠部的做法,很符合摩鸠部的利益。

韩诺默默地思考了片刻,便将报纸放下,回去钻研那些看不太懂的修炼功法去了。

天香看了看他,叹了口气,将报纸收拢叠好,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这里已经摆放了许多份“报纸”了。

与被软禁失意的韩诺不同,白马将军张守诚如今却是志得意满。

他立马在一座小山坡上,用一支单筒望远镜望了望远处的一座小城。

那城叫望烟亭,本是华国与陶国之间的一处亭驿。

所谓亭驿,就是供来往驿马、客商休息停驻之所。

后来因为陶国七皇子将临烟城赠予华国,从而使得经过此处的的商旅数量大增。

久而久之,此处便成为了一座小城。

要说这城也建得十分蹊跷。

它夹山道而建,整座城池除首尾外并无城墙,两旁皆依山势。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个埋兵设伏的好去处。

若是以张守诚来经略此处,一定会将其建成一座重镇,而不是任由其发展成如今这番模样。

“将军,此城偏远狭小,城中兵不满两千,要不要立刻攻城?”

一旁的一名校尉问到。

“无妨,先派人去告谕城中之人,让他们速速撤离。”

张守诚将手里的望远镜翻来覆去的把玩,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咱们此番讨华国,是以仁德之师讨昏庸之君,当以保民为重。”

“遵将军令!”

那校尉说罢,便着人去传将军告谕了。

……

而寒云国另一边,泰宁城外。

冯海钧在营中正好整以暇地看着一部兵书。

这兵书是韩诺凭记忆让人誊抄的《孙子略解》,其中大部分的思想让冯海钧很赞同。

譬如那对于“计”这个词的分析,就很戳中他。

许多大将,不好读书,将“计”这个字简单的理解为计策,而不是计算、计划,所以将打仗当成是玩弄人心。

这样的人打起仗来,纵使胜多败少,也会输了大局。

而让冯海钧觉得更有兴趣的,是那“略解”背后的叫《孙子兵法》的兵书。

但韩诺说此界没有此书,令冯海钧惋惜不已。

就在此时,一名校尉钻进了帐内。

“禀将军,卓克将军求见!”

“快请!”

“是!”

冯海钧放下手中书卷,坐直了身子,等着那从斥候营起家的卓克进来。

卓克一进来,便朝他行了一个军礼。

冯海钧见状,也回了一礼。

“不知卓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