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应谋天下 > 第二十四章 巡视东泰山

第二十四章 巡视东泰山

陈逸认主,不仅陶应高兴,即便是孔融也替二人高兴不已。

毕竟陈逸是自己的朋友,也是他老家的父母官;陶应是故人的儿子,自己半路捡的便宜弟子。

他们二人若能在一起共事,自然皆大欢喜。

但孔融自己却并未如陈逸这般旗帜鲜明地表态,毕竟汉室尚在,他身为孔氏领袖,孔子后人,不能唾面自干。

“重光,你想让为师替你做点什么?”

这就是间接的表态,陶应心花怒放,连忙躬身施礼,以示感谢。

“孔师,应欲效仿颍川与南阳,在卞县郚乡城建立一所综合性大学,欲请孔师出任大学副校长及政学院院长一职。”

“请孔师担任泰山郡教育司司长一职,主管所有郡县教育、教学事宜。”

孔融心中一动,教书育人,这可是自己老祖宗的老本行,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更是一个名利双收的美事!

再说,以陶应的野心,若自己太早站在前台,恐引来世家大族的口诛笔伐;反而远离政务,一心教育,更为稳妥。

“重光,你这综合性大学,怎么个综合法?”

陈逸也是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陶应将大学建在卞县,也就在鲁国境内,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势。

“应初步设想,将大学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学院,教导学生学习先贤各种典籍,主在弘传中华文化,为天下做锦绣文章。

第二部分为政学院,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地方政务,治理地方。

第三部分为师范学院,专门培养大、中、小学老师,将来进入各个地方学校任教。

第四部分为农学院,专门教导学生如何治理农田,规范种田,兴修水利等。

第五部分为医学院,专门培养医师、医药、护理方面的人才。

陶应说完,听得孔融与陈逸倒吸一口冷气,这般大的工程,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重光,这般大的阵势,若真能建起,必然震铄古今,但这恐不仅仅是人力、财力的问题,即便是生源,也是个问题。”

陶应点点头,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大学肯定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也不想替世家、豪族做嫁衣。

“孔师,应是这样想的,请老师以自己的能量,遍请天下所有教学人才,先集中于卞县,做前期教材编写工作,指导应治下所有县、镇的小学教育。”

孔融一愣,这小学教育又是个什么教育方式。

“重光,这小学,可是普通私塾启蒙教育?”

陶应点点头,又笑笑,非常霸气地说出自己的规划。

“应决定在治下所有地区,均设立一所小学,强制六岁以上适龄儿童免费入学,并提供免费学习用具、书本、午餐。”

“在每一大县设立一所中学,凡是完成小学教育的人,皆可入中学继续接受教育,以此为未来的大学储备生源。”

嘶!

嘶!

孔融与陈逸对视一眼,神情同时大变。

“陶应这是要干什么?”

为寒门铺路?

掘士族豪门的根本?

————

兖州。泰山郡。牟县。

三日前,在颜良护卫下,陶应嘱咐鲁国相陈逸继续经营好鲁国,适当实行泰山郡政策,自己便匆匆离开鲁国鲁县。

先前往卞县视察一番新任卞县令孙康的工作,又将在郚乡城创办一所大学之事托付给孙康,命他在屯田、练兵的空余,组织大量闲置民力根据自己的规划建设校址。

随后又从卞县西进,一路视察梁甫、博县、奉高诸县的黄巾流寇招抚与剿灭进展后,匆匆转道泰山东部的牟县。

能够在历史上留名,又能在曹操手下做东莞太守,尹礼的能力绝对是有的。

所以,当陶应任命尹礼为牟县令,兼负盖县、莱芜两县的黄巾贼寇招剿一切事宜后,尹礼一进入自己的治地,便大刀阔斧地三县齐头并进,四处招降纳叛,并未遇到多少抵抗。

尤其是当所过之处,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粮、分地、分房运动后,连同过得不太好的顺民,也纷纷响应,加入分食好处的行列,更别说过着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黄巾贼寇了。

也许刚上手时尹礼还有些手忙脚乱,面对一些残存的豪强大户阻挠一时下不去手,但一番杀伐下来,理清了头绪,指挥起下属来,如臂使指般灵活。

陶应在尹礼的陪同下,一路视察,虽然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总体非常满意,毕竟手中无人,让尹礼一人管理三县,还要主持开矿事宜,有点难为他。

“尹县令干的不错,我很满意,以你的能力,即便现在管理整个泰山郡也不在话下,只是当下我们的地盘还太小,只能先委屈你了。”

尹礼心下一暖,他不在乎官职大小,在乎的是陶应对他的认可。

这几日下了,尹礼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为的就是早些完成陶应交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