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的出租屋通明末 > 第002章 折扇

第002章 折扇

宽阔笔直的河道上,时不时便有几艘或大或小的木船驶过,其中还有高大结实的漕船。

不远处是一座码头,码头上横着十多条小船,码头工人们正在上上下下的干活。

从沈宅出来沿一条小河走五六里,就能到达这处码头。

这是陈浪摸索出来的一条最近的路线。

这个码头叫康桥码头,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来这里乘船了。

离码头较远的地方,有个老船夫正独坐在他的那艘木船上,见陈浪走了过来,便坐直身体,热情的打招呼道:“小伙子,今天还坐咱的船那!”

陈浪笑着点了点头,招手示意老船夫把船靠岸。

上船后,老船夫起身摇橹,利索的转了半圈,便向南驶去。

这种原始的小舢板,如蜗牛一般在水面上行驶着,陈浪只能耐心的坐在船上,一点办法也没有。

河道两旁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柏油公路,没有高架桥,也没有人工修的河堤护栏。

总之,非常原始,风光秀丽。

但,一切都非常慢,慢的让人抓狂。

老船夫抄着难懂的浙江话,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陈浪攀谈。

陈浪懒得搭理他,这老小子要的船费是其他人的两倍,只不过不想拆穿他而已。

之所以再次搭乘他的这艘又脏又破又腌臜的小舢板,是他觉得这老小子心地不算坏,坐他的船,放心。

这几天,陈浪多方试探,一些重要的问题终于确定了下来。

这条位于崇贤镇西边五里的河流正是京杭运河,现在是崇祯九年,也就是1636年。

距离明朝灭亡还有八年。

这一年,第一代闯王,农民起义军首领高迎祥被围剿战死。

但其他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等依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究其原因,明王朝的腐朽不堪加上小冰河时期造成的天灾,成千上万的农民没活路,只能揭竿而起。

这一年皇太极宣布建国,清军第三次入边塞,再次给奄奄一息的明王朝放血。

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崇祯帝再怎么折腾也回天乏术了。

时间紧迫,一定要赶在清军杀过来之前,建立起自己的革命根据地。

搞定李闯,打退建奴,扭转乾坤......

正当陈浪坐在船头胡思乱想之际,一座高大雄伟的石桥终于出现在眼前。

拱宸桥到了。

陈浪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舒展了下筋骨,坐了近一个小时的船,还不能随意活动,腰都快断了。

拱宸桥,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非常著名的一个地方。

两岸聚集满了人家,沿岸停泊着很多大小船只,有货船,漕船,也有渔船,人们忙着卸货装货,沿河岸还有绵延不绝的商铺,也有各路小商小贩云集,好不热闹。

今天是陈浪第五次尝试摆摊。

他在河东岸下了船,七拐八拐的来到一处地方,前几次摆摊的街道。

之所以不在崇贤镇摆摊,是不想让那边有人记住自己。将来拿下沈宅,人家发现老板是个摆摊的,会作何感想?

找到摊位后,陈浪席地而坐,将布包里的一堆扇拿了出来。

这二十柄折扇是他从杭州小商品批发市场里5块一把批发来的。

折扇,是他在拱宸桥“考察”时灵机一动发现的商机。

这个时空只有纯粹的手工折扇,一柄最少得五两银子。那种廉价的老百姓都能买的起的机工折扇,却根本没有。

很简单,因为这个时空没有能批量快速制造折扇的机器。

机工折扇就是机器生产出来的折扇,质量比手工的要差很多,但也便宜很多。

即便是在原时空,一柄纯手工折扇,一般都得200块以上,甚至上千的都有,价格是机工折扇的几十倍。

把原时空的廉价机工折扇倒腾过来,让这个时空的普通人也能买的起,绝对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想到这个“绝妙”的点子,陈浪呼吸都粗了几分。

前几日他带了一堆的穿越神器,肥皂,毛巾,小刀,打火机等,本来打算惊艳一把世人,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一连几天的冷遇。

这都怪他羞于吆喝讲解,像肥皂这种奇货,这些土著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有些许几个打听打火机的价格,陈浪要了一两银子,结果被人当傻叉一样的看。

不就是个点火的吗,确实方便点,但要这么贵,鬼才买。

结果就是,前几日摆摊,颗粒无收。

陈浪寄厚望于今天的折扇。

果然,摊位刚摆上不久,就有人过来问价。

“小哥,这扇子多少钱一把?”一个穿着蓝色直裰的年轻人站在了摊位前面,试探的问道。

“五钱一把!”陈浪精神一振的回道。

听到报价后,年轻人和他身旁的朋友互望了一眼,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