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我在汉末戏天下 > 第三十七章 开民智,以学塾教化天下

第三十七章 开民智,以学塾教化天下

》和《春秋》。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这会儿知识传承的必修课程。

只是在分门别类上,有些模糊了各种学科之间的界定,看上去有些笼统,并没有一个明晰的纲目划分。

所以,对于刘协明确提出的各大分类学科,卢植还是比较赞成的。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真正的天才,其实也并不多见,所以不可能指望每个人都会是全才。

正所谓博而不精之才,终究是落了下乘,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或许可以守成,但绝对鲜有开拓进取的能力。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如果大汉只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那这个社会还怎么进步?

而卢植自己,就曾经拜过好几个老师,门下更是弟子众多,其中还包括了公孙瓒、刘备这样在后世赫赫有名的人物。

所以,他本身就才学出众,知识渊博为世人公认,对于教化之道的认知,同样是门儿清……

对于刘协的说法,他也比较认可,“植对于殿下提及的分科没什么意见,只是如果学塾一旦完全广开了门路,必然进学者众。

“抛开学塾馆址的大小不谈,单是简书之类的教具,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才、钱响才能开始筹备,不知道殿下对此可有准备?”

大汉的教育,为什么会被士族轻而易举的,就垄断在了手里?

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源自于承载知识学问的纸张,还没有得以批量生产。

所以,不管是书简、帛巾、兽皮还是纸张,不是属于稀缺物品,就是贵的要死,压根儿就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起的。

因此,书籍就很难得以流传起来。

而且,就算有那个条件了,想要抄录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印刷技术,文化的传承,靠的都是手抄。

再一点就是,这会儿的很多书籍,甚至都是属于孤本的存在,是可以当作传家宝的,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有时候你想抄,也得有那个抄的渠道和机会不是?

君不见关二爷,就喜欢抱着本《春秋》,死活都不撒手吗。

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出汉代人们对于书籍的爱惜程度了。

这方方面面的限制综合到一起,也就难怪无法真正普及开来了……

但是,这个放在当前看似无解的难题,落在刘协的眼里,其实还真就算不上是一个问题。

后边那些各式各样的工坊里,虽然大多还暂时处于摸索阶段,但就算是一些试验品,也完全可以满足学塾里的需求了。

所以,刘协很随意的不知道从哪儿,就摸出了两本纸质书籍,然后伸手把两本书推到了蔡邕和卢植的面前。

只见两本书册看上去一模一样,封面算不上白皙,但“千字文”三个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大字,还是让两人眼前一亮。

蔡邕本就是书法大家,鼎鼎大名的飞白体,就是始于他之手。

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还是被这种工整规矩的笔法给震住了。

这种写法,看上去似乎有别于隶书,但却更趋于简化,而且横平竖直的字体,方正而不失美感。

正所谓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一笔书法的人,那必为大家。

刘协则在心里暗自好笑,没见识过楷书吧,还是印刷体的楷书,那就好好开开眼界吧。

这会儿的楷书,只能算是处于萌芽期,直到未来三国魏晋时期,才算是真正逐渐的发展起来。

所以,刘协现在忽然拿出了一个几近成熟期的楷书,不唬人才怪了呢。

蔡邕忙不迭拿起了一本,迫不及待的翻开了封页,入眼才发现,竟然是横版设计,和当前的竖版书完全不一样。

cascoo.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