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一念永恒 > 第二百零五章 第六世

第二百零五章 第六世

在子书旌德不在的这三天内,有一个侥幸逃脱的猎人回去以后不仅没对这大山产生敬畏之心,反而将子书旌德操纵狼群伤人之事向官府禀告,霎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江湖上对此事吃什么看法的都有,众说纷纭之时,官府在此纠集了几十名全国各地的出名猎人,进山查看。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主动慕名而来,他们可以说是当今猎人圈中顶尖的存在了,若是连他们都只能进而出不来的话,那也就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了。

第二天他们就分成了若干小组进山了,官府的人自然没有随他们一起,毕竟他们只是普通人,连天地之中的庄稼汉子都比不上,若是贸然进山的话,那不是自讨苦吃吗。而且,若是带着他们,那些经验老道的猎人还要分心来兼顾他们,所以,他们便带着官府的人马驻扎在外面。此事在民间也颇受非议,因此,山口处除了官府的人马,还与不少平民百姓,但大部分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来凑个热闹罢了。

这些猎人早上天蒙蒙亮之时进山,太阳刚刚落山便满载而归。不少猎人笑的连嘴的合不上了,满是丰收的喜悦。其中一个猎人名为周烈,人送外号“周猎”据说他进山打猎从来都是万无一失,甚至又一次独自一人在大山之中生存了长达一个月之久,出来时肩上还扛着一头将近五十石的山君(老虎)而他整个人的身上鲜血淋漓,为此一只眼睛还瞎了。这直接让他一战成名,成为了整个猎人圈风口浪尖的人物,据说连龙椅上那位对他也是无比欣赏,曾几次想让他入朝为官,领兵打仗,可他却推辞不已,到了后面直接就住进了大山之中。而他也有两门看家本领,据说他在黑夜之中也像是在白天一般看的一样清楚,再有便是他可以和动物对话,据说他祖上是公冶子芝的后人,而这公冶子芝可不是普通人啊。

公冶子芝,复姓公冶,名长,字子芝,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和女婿,"七十二贤"之一。一生治学,多次拒绝鲁国君主征辟为大夫,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鲁哀公二十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二,累赠高密侯,从祀孔庙。而他最出名的可不是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而是可以解百禽之语。据《论释》记载:“公冶长从卫国返回鲁国,走到两国边界处,听见鸟互相招呼往清溪食死人肉。不一会见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公冶长问她,老婆婆说:"我儿子前日出门,至今未回来,恐怕已死了,不知他在什么地方。"公冶长说:"我刚才听到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怕是您的儿子吧。"老婆婆去看,果然发现她儿子的尸体。老婆婆报告了村中官吏,村官问老婆婆从哪儿知道的,老婆婆说:"是公冶长说的。"村官说:"公冶长没杀人的话,怎么可能知道?"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狱吏问:"你为什么杀人?"公冶长说:"我懂鸟语,没杀人。"狱吏说:"那试试你,如果真的懂鸟语,就放了你,如果不懂,你就要偿命。"于是将公冶长囚在狱中六十天。后有一天有麻雀停在监狱的栅上,互相唧唧喳喳地叫,公冶长听了面带微笑,狱卒去报告狱吏:"公冶长听了雀语发笑,好象是懂得鸟语。"狱吏问公冶长,听到麻雀讲什么了而发笑?公冶长说:"麻雀唧唧喳喳,说白莲水边有装粮食的车翻了,公牛把角折断,粮食收拾不尽,招呼去吃。"狱吏不信,派人去看,果然如此。后来公冶长又听懂了猪和燕的言语,于是被释放。”

作为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后人的周烈自然不会差到哪里。他桀骜不驯,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若不是这次的事情他感兴趣,就算是龙椅上那位亲自下诏他也无动于衷。而他的到来,让这群顶尖猎人有了主心骨,纷纷让他当队长。他也没有推辞,毕竟事关这么多人的性命,他也有能力,何乐而不为,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

有周烈的带领,这群猎人在这山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而这周烈也在诸多动物的口中得知了子书旌德的存在,以及他那超脱常人的本事。第二日夜,众多猎人在山口之处安营扎寨,分配战利品。就连最罕见的人参也采到了三株,其他打猎到的动物更是不胜枚举。唯独周烈没有参与,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而其他人也没喊他来参与,毕竟少一个人分配得到的东西便会多一些,而且他若是开口要些什么,他们也不能不给。

第三天,周围再次率领猎人团进山,而这次便是以损失了三人的代价才撤退到了山口。据白狼所说,是山中的那两位人物出手阻止了他们的掠夺。至于是谁,子书旌德心中有数。

第四天,天蒙蒙亮之时,子书旌德便已经整装待发的站在房屋前,将门锁好后,便冲着那大山深处走了进去。长途跋涉了一段时间后,时间已经来到了正午,太阳正尽情的在天空这大舞台之中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身姿。子书旌德到了一座规模不是很大的山洞前停住了。他将那神秘的萨满面具戴好后,冲着山洞之中声若洪钟的开口道:“前辈,晚辈守山人前来拜见!”山洞之中无声,子书旌德便站在外面站着,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山洞之中传出一声震天彻底的虎啸声。

子书旌德才抬腿走进了这幽黑的山洞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