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一念永恒 > 第一百七十章 第五世,小官

第一百七十章 第五世,小官

自从温岐从被最欢阁赶出来之后,便开始去其他的青楼流连忘返,而那最欢阁的老鸨子也是比较心疼温岐的,也就没将他是被赶出来的公之于众,所以温岐才能正大光明的走进其他青楼的大门,要不早就被人乱棍打出去了。而且在这期间,温岐可以说是无酒不欢,不管走到哪,身上的衣衫一定是凌乱不堪的,时候上还得拎着一壶酒,而且酒还得是好酒。在往后几年便开始出入赌场,曾有一位伟人说过:“做人啊,这一旦嫖上了,便不可避免的就要去赌。这个嫖和赌就想是胳膊与肩膀连在一起,怎么都分不开。”但温岐在输了几次,吃了大亏之后便没有在去赌过,而是一心在青楼之中如鱼得水。

虽然说温岐身无分文却还在青楼之中流连忘返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他那在天下之间几乎无人可及的文采,当然还有那面具所平添的一丝神秘感让人不禁心旷神往。因此,温岐又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称号“才子”但却非“佳人”就凭他这是您流连青楼,也实在是配不上“佳人”这称号了。

但“才子”却是有目共睹的,一首《商山早行》便已经让他在京城文坛之内横扫一众文坛大家: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就凭借这一首诗,温岐在文坛中的地位便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尤其最后一句,在民间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了,也为后备众多读书人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这一首《商山早行》已经让温岐名满京城,后来一首《瑶瑟怨》更是直接奠定了温岐在文坛的地位: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并且创建了一个独特的派别,名为“花间派”而温岐则为“花间派”的开山鼻祖,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当然也是因为这些风流事被大肆宣扬,所以温岐的做官之路被无限期的延长了,虽说被延长了,但没被抓起来扔进大牢就不错了。毕竟是这么一个有名有号的人物,每天逛青楼,实在是不符合礼仪。

虽然外界不少的风流事都是外人杜撰出来的,但温岐也是丝毫不在乎,每天有口酒喝酒很满足了,若是还能来上个女子陪伴那边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现在温岐也是不在乎做不做官了,已经考了十年了,做不做得上都无所谓了,之前的那些经历与自己立下的誓言,也都在一壶酒过后都抛之脑后了。

其实温岐也没忘记自己曾对母亲说过的话,但现在的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已经考了十年了,在接着考估计也是无济于事的,毕竟情况摆在那里。他自视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随口吟唱便可以说是让人意味深长的名句,但就是做不上官,他也就无所谓了。

终于,在温岐四十五岁这一年,一个转折出现了。

四十五岁这一年,温岐照常参加科举。今时不同往年,主考官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就连龙椅上那位也已经换了,温岐过往那些俗事也就不值得再提了。其实温岐的那些往事也根本经不起什么推敲,细细琢磨一下,一个人每天吃喝住都在青楼,不可能没有原因,在父母双亡,天下举目无亲之时,换作常人怕是早都自挂东南枝,一死百了了。但温岐非但没有,还能每天在青楼之中流连忘返,醉生梦死。该说他没心没肺呢还是苦中作乐呢,对此,外界不少人的推测也是众说纷纭,温岐却是不算不顾,颇有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无奈做法。

话说回来,温岐这一年高中榜眼,距离状元只有一步之遥,却让一个名为孔纬的年轻后生拔得头筹。据说这孔纬孔纬,字化文。曲阜人,乃是先秦儒圣孔丘仲尼的第四十世孙。这孔纬为人疾恶如仇、公私分明、处事果敢。权要为亲友谋官者无数,均被其拒绝。僖宗移住陈仓时,召百官见驾,孔纬辞别病危之妻,对别人说:"大丈夫岂以妻之故怠君父之急乎?"毅然前往陈仓救驾。后人称其贤相。僖宗亦因其救驾有功,赐号"扶危启运保义功臣",食邑四千户,恕十死罪,盛极一时。

而且这孔纬虽说公正无比,但也有不少趣事传闻。唐宰相孔纬尝拜官,教坊伶人继至,求利市。有石野猪独行先到,有所赐,乃谓说:"宅中甚阙,不得厚致,若见诸野猪,幸勿言也。"复有一伶至,乃索其笛,指窍问说:"何者是浣溪沙孔子?"伶大笑之。

相传唐朝宰相孔纬曾经拜官,教坊的伶人陆续来到,说吉祥话,以求得赏钱。有一个叫石野猪【孔纬误“石”为“十”】的一个人先到了,孔纬有所赏赐,告诉他:“我家里甚是不富裕,不能给丰厚的赠送,你见到众野猪,希望不要告诉他们我送给你什么。”又有一个演员到了,孔纬向他索要笛子,指着笛子孔问道:“哪一个是浣溪沙的笛孔呀?”伶人们听了大笑。

所以说啊,世上哪有人能做到无所不懂、无所不晓。尽管位极人臣,孔纬也不例外。不过他自以为是,自然闹出了笑话。

话说回来,温岐被这年轻后生比了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