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南唐大官人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宴(三)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宴(三)

“不知李姑娘有什么拿手曲目?”韩熙载问道。

李佳音尚未回答,李佳明抢着说道:“小妹擅长弹奏《阳春白雪》和《平沙落雁》,次一等的也有《明妃怨》和《十面埋伏》,不知韩公喜欢哪支曲子?”

韩熙载思忖道:陛下遣顾周二位画师前来赴宴,定是怀有疑我之心。不如奏一曲《明妃怨》,以正我心坚贞,想必陛下得知此事,也不会对我多疑了。

韩熙载遂朗声道:“《阳春白雪》和《平沙落雁》听得多了,也有些发腻,不如就奏《明妃怨》吧。”

李佳明应了声,转身对李佳音笑道:“小妹,韩公可是此道大家,对琵琶曲很是精通。你可不要藏拙,给愚兄丢了脸。”

郎粲也笑道:“佳明兄说的这是什么话,什么叫丢脸?佳音,你尽管放开手演奏就是,就算奏得不好,老师也不会笑你的。”

李佳音闻言一愣,她呆呆地看了郎粲一眼,一时不知道他在说好话还是坏话。

李佳明也是嘴角一抽,他向郎粲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话讲得很好听、下次不要再讲了。

舒雅“噗嗤”传来一道笑声,看向郎粲的眼神更轻蔑了。

秦易无奈摇头,他默默拉着郎粲的红袍把他扯了过来,省得他继续丢人。

侍女早已在厅堂中间摆好了椅子,李佳音此时虽然有些小小的紧张,但更多的是心无旁骛,此时此刻,她的眼里、心中,已然只剩下那首名为《明妃怨》的琵琶曲。

《明妃怨》中所谓明妃,其实指的是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王昭君便被称为明妃、王明君。

《明妃怨》又叫《塞上怨》,此曲婉转细腻、缠绵惆怅,表达了王昭君被小人排挤以致被迫接受和亲的悲伤忧思和对汉家使命的坚定不移与矢志不渝。

李佳音端坐在椅子上,怀中抱着琵琶,手里拿着拨片,做好了起势。她闭上了眼睛,想起王昭君的种种,迅速代入了王昭君的角色。

片刻后,李佳音睁开如水的温柔眼眸,只听琵琶弦的一道轻颤和三两声简短的拨弦声悠悠传来,厅堂随之一静。

这一两声虽一时尚未形成曲调,却神奇地带动了众人的三分感情。

李佳音拨弦的速度并不快,琵琶的声音很是低沉,隐隐有种乌云密布的沉闷,不……是王昭君出塞后,看到的漫天黄沙!

她就静静立在苍茫的沙漠之中,俏脸上是举目无亲的迷惘与惆怅。

渐渐地,拨弦声呈规律地急促起来,如黄沙中刮起强风,似雨幕里响彻雷鸣。

这是难以明诉的无奈和数不胜数的孤独。

紧接着,琵琶之声突变,急促的声音趋于平和,随后变得清脆、空灵,宛若百灵鸟在空谷中的不屈啼叫,仿佛珠玉在暗夜里的熠熠闪光。

曲调由低沉转向高昂,这是昭君对于悲戚命运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声音仿佛能打破无尽时空,让人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个独自对抗不公命运的纤弱身影,让人不自觉地随着她的独舞而潸然泪下!

秦易虽然对音乐没有任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解,但有些时候,音乐的高明之处就是让完全不懂音乐的人,都能随之共情。

秦易意识到,李佳音的琵琶曲真的如郎粲所言,是远远超过了林仙儿的,这一点绝对毋庸置疑。

秦易这才明白,为什么白乐天的诗作中,他在听完琵琶女的琵琶曲后,会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夸张表现。

因为李佳音的琵琶曲就能轻易做到这点。

那声音仿佛真的能穿越时空,秦易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同样是来到异国他乡的自己,心底装着酸楚和孤独的脆弱瓶子一下子被击得粉碎,这些情绪迅速填满了他的心胸。

他如今的遭遇又与昭君何其相似?真真是如出一辙的“天涯沦落人”!

迷茫迷惘,举目无亲,连一个能将真话相诉的人都没有……

甚至,前不久,他还被人当街刺杀,险些命丧黄泉,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他一直伪装着坚强,不把内心的恐惧和慌张说与任何人听,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却没想到……最后,竟然会因为一首琵琶曲暴露了所有的难过。

不知不觉中,秦易的脸上已然泪成两行。

忽然,秦易感觉到袍子后面被人轻轻扯了扯,他迅速转过头去,发现那是一只皓腕上缠着五彩绳的白嫩小手。

秦易抬头看去,果然看到周嘉敏正笑脸盈盈地看着他。

秦易所处之地,正是厅堂的外侧,身后便是一只屏风,周嘉敏就站在屏风后面,只露了一个小脑袋和一只小手。

周嘉敏本来是偷偷进来听李佳音的琵琶曲的,不经意间发现了秦易也在此地,便绕了绕走到了他的身后。

待得秦易转过身来,她才看到秦易一副悲伤的模样,脸上挂着两条清晰的泪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