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对自己狠一点,才能活得鲜衣怒马 > 如若岁月可回头

如若岁月可回头

你内心的那片土地,是不是一直陪着你勇往直前。

·1·

有人说,如果有时光机,你最想回到哪里?

吴哲说,一天晚上,有位大叔踉踉跄跄地到他的店里,大叔结结巴巴地说喝多了,找不到家。儿子不停地打电话过来,大叔连个地址也说不清。他扶大叔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然后给他儿子打了电话。他儿子很快来把他接走。走之前大叔一个劲地说还是好人多,他儿子也拼命谢他,说快急疯了。其实,他见到大叔的时候,想起了以前爱喝醉的爸爸,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爸爸喝醉的时候也有人帮他回家。

如果有时光机,我最想回到自己的8岁,好好陪陪姥姥。

一个姑娘说,大学暑假去姥姥家住了几天,她拿着一条旧的内裤准备扔掉,她姥姥见到对她说:“这个图案挺好的,我给你做成口罩接着用吧!”笑着笑着流下了眼泪。

如果姥姥还在,该有多好。

·2·

几年前,去达尔罕茂明安,那儿的老村里有一口井,那井口由几块年代悠远的大石板砌成。石板与石板之间的缝隙被水泥严实地雕刻。井沿口一道道凹陷下去的、如刀刻般的深痕是几百年来村民用绳索吊水时磨下的印迹。据村里的老人讲,这口井通体是由3块石头组成。旁边就住着一户8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回忆起年轻的时候,夏

季时分,人们黄昏下田劳作回来,三五成群担着水桶去井边挑水。这时,他们的门前便会响起吱吆吱吆的挑水曲。偶尔也会有动物的哼哼声从山头的树丫上传来,一幅恬淡的乡村夏夜风景。

80岁的老妇人说年轻的时候,夏季日落时分,群鸟归巢。村里家家户户灶堂上炊烟袅袅,是家里的姐姐或母亲正在为一家人做晚餐,用一锅烧开的井水,再加小米熬制的小米粥,那样熬制的米汤陪伴他们度过了很多个夜晚。老人把我们领到家里,我用铜瓢在水瓮里舀了半瓢水,大口喝了个痛快。滋味是那样的清冽透肺,落在肚子里一股清凉。

·3·

那时,有的人已经搬到新村,旧村和那口井安然静默在那里。周围有风,苍朴的大石板,井口有绳索勒下的深深的痕迹,镌刻着村里人和这口井的不解之情。那口井不知道哺育了村里世世代代多少人。几位前辈向下看了看,井里的水依然看不到底,水面很沉静。我不敢往下看,我用手心轻轻地触摸冰凉光滑的清石板,不忍打扰她的安静。

我们起身离开的时候,又回到老两口的屋前同他们告别。我和两位老人合了影,他们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一起活到80岁,那真的是一辈子的相守。站在老村的一头,望着新村的另一头,情绪不禁迷茫缥缈地充满

心胸,在那刹那的时间中震荡。我知道,这是他们对老村的不舍,也是对崭新生活的期盼。我突然间明白,生活不可能永远安于喧嚣或者永远栖于宁静,喧嚣也好,宁静也好,都是必经的,也是必然的。

出来的时候,隔壁院子里有一个大羊圈,羊儿长得肥壮,伸手摸摸羊毛便生出一种微妙的温暖感觉。像是风雪之夜睡在姥姥煨的热炕上,肌肤全部被温暖包裹着。有人讲,物亦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就是这种。而且由它引申,还能看到老屋的围墙,窗户上的窗花。

风渐渐地小了,有一些小雨滴降落到土地上。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沧桑的院落,那些曾经的树林,那些山,那些歪歪扭扭的脚印,还有再熟悉不过的油菜花……它们如流水进入泥土般融入人们的灵魂,让人无法剥离。有时候,往事似乎在轻轻呼唤你。我常想,是不是只有接近泥土的人,才能真正率性地活着。

·4·

父亲说,他儿时的故乡贫穷落后,但是每一天都好像充满希望,正因为亲历过那个年代,所以他从小就不觉得农村生活清苦。每逢麦子成熟的时候,往日僻静的村庄活跃起来,平晒场,添置收割家什,磨镰刀……一切准备就绪,麦子开镰了,人们清早踩着露珠下地,傍晚踏着月光而归。有时候父亲躺在麦地里看着蓝天,想

象着未来生活的样子,也迫切地想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贫穷的命运。

后来,父亲真的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而且最让我敬佩的就是父亲的自律能力。每天六点准时起来锻炼身体,每天坚持阅读,做任何事情都特别认真,永远是我的榜样,在他走过的生命里,每一滴辛勤流下的汗水,都是属于他们那一辈人的奋斗史。

舅舅年轻时干的工作是销售粉条,每天都在家和好粉面。当年还没有压粉条的机器,一切都靠人工。压好粉条之后,每天早晨5点起床后,开始送往各个饭店和农贸市场。在姐姐的印象中,舅舅的脖子上总是搭着一条毛巾,因为每天压粉条出大量的汗,所以那条毛巾总是湿漉漉的。有一个阶段因为太累,舅舅的腰疼得受不了,所以在周末的时候,懂事的姐姐也帮着压粉条。当同学问她周末为什么不出来玩的时候,她总是笑着不说话,因为她懂得父母的辛苦。

过了几年,舅舅用销售粉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