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层次越高的人,越能专注做自己 > 请对自己的人生挑剔一点

请对自己的人生挑剔一点

1

空闲在家,我看了李诞参加的一期《十三邀》,节目中,他一改往日段子吐槽式的说话方式,变得正经起来,和许知远聊起了自己的各种想法,关于人生选择、关于入世的方式。

谈话中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啥都没劲,后来包括我逼迫自己,因为我确实喝三块钱一瓶的啤酒也很开心。

“但是我觉得我这样下去是不是就完了,我就回内蒙自己找个屋,就喝一辈子啤酒,什么都没有也行啊。

“最可怕的就是这个‘也行’,因为在我心里这种选择真的行,所以我就一定要变成现在这样,打一个小粉领带,我才能健康地活着。”

我们的人生选择都像李诞一样有很多种,可以舒舒服服、无欲无求,也可以拼尽全力、一身狼狈,然而大多数人却像鲍勃·迪伦说的那样:“人们很少做他们相信是对的事情,他们做比较方便的事,然后后悔。”

2

大学校园里,四年的生活有多种选择,我们夜以继日打游戏、追剧也行,饿不死的同时,世界也不会末日;我们间接性踌躇满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出假性努力的样子也行,没有谁会指着我们的鼻子痛骂一顿;我们复习考研、实习锻炼、做实验、看书也可以,再辛苦都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连岳说:“得按你想的去生活,否则,你迟早会按你生活的去想。”

毕业时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对自己生活比较挑剔的人真的过得很好,慢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而那些放纵自身的人大多数都手无寸铁,在现实面前毫无战斗力,不堪一击。

我喜欢那些在别人挑完零食以后没有不满地接受剩下的那些,不争不抢的人,说:“没关系,我都可以。”我喜欢那些对很多小事都很宽容很随意的人,不斤斤计较;我却不喜欢那些对自己人生重要事情依然随意的人。

高考后填志愿,父母建议学更挣钱的专业,你说也行,却没想过自己喜不喜欢;毕业后父母说回家吧,安稳,你立刻收拾行李,你说也行,外面虽然精彩但是很辛苦;谈婚论嫁时,父母介绍了一个年龄、家庭差不多的姑娘,你说也行,看上去能接受。

他们过上了被安排的一生,没有说一句不行,没有跌倒受伤,自然也没有什么精彩可供诉说和回忆。生而为人,真的很抱歉。

3

身边早早辍学的同龄女生大多已经结婚生子,年纪轻轻被孩子和锅碗瓢盆困住,再也动弹不

了,偶尔回家看到她们的样子,我便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一条喜欢的路。

当初父母也说过,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像她们一样。这句话带给我很大的压力和恐惧,性格很好的我很少去反对什么事,却真的做不到逼迫自己对这样的生活说也行。

不聪明的自己用尽了全力考上一所别人嫌弃的学校,当别人说自己不愿意来这里时,我却在心里说:好幸运,因为这里,我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如今,我可以决定自己去哪里,决定自己做些什么,决定自己和什么人一起工作,也可以决定自己最终会和谁在一起。

如果有更喜欢的生活,为什么不尝试着挣扎一下呢?如果有多种选择,为什么不挑剔地选择一个更好更有意义的方向呢?很多时候,挑剔一下,人生走向就会发生变化,努力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

人生,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些后果。

决定命运的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天大的机会,而是每一分钟里你做的一个微小的选择。

4

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采访了那些行将从这个世界离去的人,有哪些事情是他们最遗憾的?

很多人回答:“我很遗憾,在我人生那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是为自己而活,我不敢做自己,没有努力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没有去争取想要的生活。”

世界上最后悔的不是没有成功,而是我本可以,本可以去尝试,却任由他人安排。

如今提到励志提到鸡汤,身边人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们不相信人生会因为努力慢慢变好,也看不上那些慢慢前行略显笨拙的背影。

记得刘同说过,那些看不上鸡汤的人任谁说都没用,只有那些努力的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究竟收获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一个人下定决心实现愿望,总是有办法的,可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未品尝过愿望成真的滋味。

人们假装没有钱,没有时间,没有愿望,没有拼尽全力的决心,直到真的一无所有。他渐渐老去,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愿望。

多年后向自己的生活中投进一颗石子,竟空荡得连“咚”的一声回响都听不见。

哀叹的他诚觉世事可原谅,但不知去原谅谁。

差点过上另一种生活的我如今慢慢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虽然疲累也依然拮据,却由衷地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