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层次越高的人,越能专注做自己 > 无须活得那么累,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

无须活得那么累,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

1

晚上和老朋友叙旧,谈到我们初中时候班级的趣事。

我问她:“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数学课,我裤子穿反了却不自知,老师喊我上黑板做题,很多同学都在下面指指点点地笑,连数学老师发现后也没控制住笑起来了。”

她好一会儿才回我:“有吗?不记得了哟,我只知道数学老师就喜欢喊你上黑板做题,哈哈。”

明明下课后她跑到我的位置上嘲笑了我好一会儿,怎么会忘记呢?于是我又找班里另一个同学问他记不记得这件事,他说不知道。

这件事我记得清清楚楚,偶尔还会想起当初的窘迫,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很是在意,却不曾想到根本没人记得。

朋友说,很多时候我们很在意自身,一点点的不好都会在自己心里留下很大的疙瘩,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活,总以为别人会怎样想我们,其实别人根本没有当一回事。

顿时觉得她说得很对,我们不用活得那么累,自己并没有那么多观众,除了暗恋你的人,并没有谁总是关注你。

2

罗素说:“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程度上是由于消除了

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过度关注自我容易陷入空虚,任何需求的满足都会带来新的需求。

有个朋友非常喜欢发朋友圈,吃个饭看个剧逛个街都要发条动态昭告天下,我们从来不用和她聊天就知道她每天做了哪几件事,偶尔无聊时看看她的动态也很是有趣。

后来她突然不发了,一个星期没见到她的动态,我很是疑惑,便私聊她问了一句,原来是被别人的评论所伤。

朋友圈里有个人在下面给她评论,意思是她发得太频繁,看着有点烦,她立马陷入难过之中: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原来所有人都已经讨厌我了,很多人没说出来,也一定是这样认为的。

我安慰她:“大家都很忙的,哪里有时间去讨厌你啊?你分享生活是自己的权利,别人爱看不看,你不要想那么多,你不发,我都觉得不习惯了呢。”

有一个词叫聚光灯效应,意思是指,有时我们总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但事后马上就忘了。

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

样关注自己,“聚光灯效应”只存在你的头脑中,而非真实情况的反映。

上学时,考试成绩是外人评价我们的标准,考好了四处溜达不怕别人询问;考得差了,待在房间里不出来,害怕别人询问。

其实很多人的询问只是随口一提,并没那么在意,成年人的生活里,糟心的事情太多,你的考试成绩根本引起不了他的注意力。

3

过度关注自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时时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因为别人的好评而开心,又因为别人不好的言论心情立马跌入谷底。

穿一件衣服明明很好看,只是最下面线开了,外出时时注意别人的眼光,生怕别人看见,其实根本没人看,即使破了一个大洞,这个社会也会很平和地接受。

虽然自己不喜欢夸张的装扮,却对那些造型大胆的人怀有深深的敬意:他们勇敢地做自己,不在乎别人眼光,只取悦自己。

《奇葩说》中我最喜欢姜思达,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长相,还有他独特的个性。每一期他的造型都很吸引眼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有人觉得夸张

,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风格。

他去《吐槽大会》的一期穿的露背装,被在场的人狠狠吐槽了一把,他一笑而过,并没有当一回事。

4

现如今网络时代,是一个人人发声的时代,你只要出来发声,有人喜欢你,自然有人讨厌你,各种评价并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

白岩松说:“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别人的嘴里。今天为你点赞,明天为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你无处可躲。”

既然无处可躲,就放任不管,尽量不去看那些让自己心烦的言论,况且我们只是普通人,既没有聚光灯,也没有粉丝。

5

过多关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几乎所有人都在花费时间努力成为一个别的什么人,比如一个标准的人,一个其他所有人都认同的人。

他们保持健康的脸色和优雅的谈吐,出门的时候穿上别人喜欢的衣服,挂上别人喜欢的微笑,战战兢兢地保持警惕,不肯放任自己,以免显得像个精神病。

这样的标准人,其实只是为别人而活,殊不知得到认

同后,丢了自己的同时,也被别人遗忘到了角落。

很多烦恼其实并不存在,你越想它,它就越存在、对自己影响越大。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观众在接下来的一分钟内千万不要想猴子,一分钟后,让刚才没有想猴子的人举手,发现只有个把人举手,几乎所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