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王女韶华 > 王女韶华 第117节

王女韶华 第117节

锦衣卫的主官郝连英去往通州,上了码头,站在凛冽寒风中,守着打捞队。

他旁边,除了韦启峰之外,还有朱谨渊,裹着厚厚的皮裘,一阵风吹来,他冻得发着抖,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嗯,朱谨渊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向皇帝讨了差事。

知道朱谨深入都察院之后,他再也坐不住了,都不要贤妃出面,自己主动去找着皇帝,说不能见父兄都这样忙碌,而他悠闲自得,他强烈要求为君分忧。

皇帝见他才新婚,就这样有心,大方地答应了他,给他派了差事。

叫他到运河上一起看捞尸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替大家说,世子下线的第二天,想她……

明天就上线啦。

☆、第132章

韦启峰见妹婿打了喷嚏, 忙殷勤地道:“殿下, 这里风太大了, 我们还是进那边的屋里罢, 火盆热乎乎地烧着,一直都没熄过, 就预备着给殿下取暖。”

这码头上四面没有遮挡,因为锦衣卫在此公干, 这几日把来讨生活的脚夫小贩等也都赶走了,空旷旷的一片,风从河面上吹过来,若不留神站稳了,能将人刮个跟头。

码头边上有渔家搭的能避风的小屋子, 但非常简陋,还有一股陈年累积下来的说不出来的怪味, 朱谨渊在里面呆了一刻就实在呆不住了, 宁可出来吹风。

韦启峰邀他去的是好一些的屋舍, 不过就是离码头比较远了,不能这样近距离地关注到河面上的情况。朱谨深磨了这个差事来,开始很不满意, 跟贤妃去抱怨,贤妃劝他, 好歹都是份差,做好了,皇帝满意了, 才会给他接着派差。

朱谨渊一想也是,也就雄心勃勃地来了,为了显得自己上心,锦衣卫给他备好歇脚的屋子他都不去,就跟着郝连英。

但这个风实在是——

朱谨渊抱着个聊胜于无的手炉,感觉牙关都开始打战了,冻得想要骂脏话。

再撑不住,被韦启峰再一劝时,就望向郝连英:“我看这人一时半会回不来,不如我们去喝杯茶,润润喉再过来?”

梅家沉船并不在这码头边上,锦衣卫及巡检司的人要驾船到事发地点去才能开始打捞,他们在这里守着,就是等候打捞船的回音。

韦启峰帮了句腔:“大人,走罢,在这里紧着傻站也看不出什么来——”

一阵猛烈的北风迎面袭来,他踉跄了一下,底下的话都没说得出口,直吹了个透心寒,待这一阵过去,才爆了句粗口:“这贼风!”

郝连英的身体素质自然比纨绔混混和养尊处优的皇子都强些,但也抗不过天地自然的威力,一般从头到脚冻得冰柱一般,沉默片刻,点了个头。

他转头吩咐下属继续在此好好守候,而后一行三人下了码头,去到备好的屋子里歇脚。

“梅家这些死鬼死的也算是值了,捞个尸,皇上叫我们大人还亲自看着还不够,还把殿下派来了!”

喝过一杯热茶,韦启峰身上回了些暖,就开始按捺不住地抱怨。

郝连英没说话,但也没阻止。屋外有人守着,都是他心腹的手下。

朱谨渊心里很看不上这个大舅子,他挺奇怪,韦家算是书香和勋贵的结合,怎么生下来的长子是这副秉性,起初时很不爱搭理他,但他渐渐发现了,韦启峰这个人粗虽粗,没什么城府,也因为如此,他很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这些话还往往合上了他的心事。

倒是他起先比较看好的二舅子韦启瑞,是个愣头青,说话时常噎人,他渐渐就不爱理他了。

此时听韦启峰抱怨,他就道:“不要这么说,皇爷不管派给我什么差事,都是要用我,做儿臣的,岂有挑肥拣瘦的。”

“殿下一片孝心,不觉得什么,我们这些人,却是替殿下不平。”韦启峰道,“如今朝廷多事,刑部里也忙着,派殿下去审那姓梅的小子也比在这里喝西北风强。像二殿下,不就舒舒服服地呆在都察院里。”

当着郝连英的面,朱谨渊温和地笑了笑:“二哥去查阅旧档,一般繁忙,并不是享福去了。你这个话,可不要出去说,不然引起别人误会。”

韦启峰忙道:“我向着殿下,才在殿下面前说,当然不会说到外人那里,给殿下招祸。”

他说着看一眼郝连英,“——我们指挥使不算外人,一向都极照顾我的,哈哈。”

郝连英坐在下首端着茶盅,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韦启峰想了想又道:“不过二殿下那身子,纸扎的一样,这一年来才渐渐结实了点,但也挨不住这风吹,只能呆在屋子里了。哪里有三殿下康健,这种差事,也就只有派给三殿下才能做了。”

这就是朱谨渊喜欢这个混混大舅子的原因了,别的人哪敢在他面前直接说朱谨深是纸扎的,怎么也得含蓄点,就不如这种听着痛快。

他心里痛快了,嘴上越发放的温煦:“二哥那里的差事,只怕比我还重些,十来年前的旧档,哪里是那么好查的。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