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 第495章 中南盛景

第495章 中南盛景

经过这么多年,当年的女帝也褪去昔日的强势霸道,成为相夫教子的贵妇人。

钱萱、苏怜星,包括钱芷若、贾浅浅也都成长为熟透的水蜜桃。

多年前的恩怨,如今几乎也没人再提起,反而温馨了很多。

孩子也都长成十多岁的大孩子,兄弟姐妹们关系也都不错。

大家在船上吃着火锅,看着外面无边无际的大海。

感叹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岭南东路的朝州,已经成为繁华的商港,李成带着钱萱他们故地重游。

当年在这里被朱家围攻,还将陈凌云给贬到岭西当了大头兵。

如今这边已经成为全国的服装基地,大多数的服装都是从这里加工的。

还有各式各样的靴子、鞋子,也都会在朝阳这边上船,运到全国各地区销售。

沿着海岸线南下向西,则是岭南东路最繁华的翔龙府地区。

这边的港口更加的发达,俨然已经成为岭南商贸集散中心。

岸上则是良田万顷,山头果树飘香,老百姓安居乐业。

再也不似当年似的,你是哪家的,我是哪家的。

如今大家都有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大夏人。

为了大夏的繁荣富强,也为自己小日子奋斗。

这边设置的造船厂,也成为全国顶尖的船厂,商船的制造规模位列全国首位。

万吨级大舰每年下水上万艘。

尤其是民间商业之风兴盛。

全国数得上名气的民间商号,在岭南这片区域能占到三分之一的数量。

岭南人操舟驾船,跨过万里大洋,将货物运输到每一片陆地、每一座岛屿。

沟通南北、往复西东,为帝国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也为岭南的繁荣贡献着力量。

两年前,原南汉王刘鑫衣锦还乡,到了岭南转悠了一圈。

看到岭南的发展,刘鑫痛哭流涕,跪在自家祖坟半日。

他当初昏庸无能,没有将这大好的岭南建设好。

如今看到这样的繁荣富饶的岭南。

刘鑫在六十岁的年纪终于悔悟。

同时也庆幸将南汉交了出来。

后来刘鑫跟李成递了申请。

希望能在岭南这边常住。

看看繁华的时代变迁。

同时也陪着列祖列宗。

李成对此也表示支持。

刘鑫这些年虽然无任何建树。

在临安也是过的十分逍遥,用原来的财富投资挣了些钱。

再加上国家给他的俸禄,省着点也足够颐养天年了。

垂老之年希望能够返回岭南生活,也就随了他的意思吧。

每隔半个月,刘鑫都会识趣的跟李成汇报一次。

如今他居留乡间,每日粗茶淡饭,兴致来了也会侍弄下自己的小菜园。

没事的时候,还会约上三五人,一起到岭南各处转转,看看风景、一览名胜。

小日子过得李成都羡慕,没想到刘鑫老了老了,竟然还变回到正常人了。

可惜有点太晚了,要年轻时候别把精力都用到女人身上。

而是大力发展岭南,或者帮他发展国家。

总之还是有点可惜的。

被灭的这些国家君主,能够让他看在眼里的,也就是赵元义了。

赵元义兄弟归附大夏之后,韬光养晦一段时间,在李成的建议下重新出仕。

如今赵元义贵为新澳洲地区军事总领,军衔为上将,位极人臣。

赵元聪则是从文,如今已经成为大夏教育发展部一把手。

接了苏怜星的班,在整个大夏的疆域中兴学兴教。

做的是非常的不错,也是大夏的肱骨之才。

荆国高家后代也有出仕的,但比起赵氏兄弟稍微差了点。

唐国当初被周镕给灭干净了,也没出什么样的人才。

但是文家依然兴盛,可惜文行庸前两天去世了。

文家一族如今大多都在经贸部工作。

外交、内政都有不少的贡献。

至于梁国后裔,也有不少人做了老师、成了学者。

当初在武国饱受蹂躏的那些后妃、公主,很多也走出了阴影。

其中大梁皇帝的董淑妃、孙昭仪、七公主、阚王妃,都在临安大学任教,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这些旧国皇室,如今都褪下华丽的外壳,在大夏给予的机会下认真的生活。

修学、修文,成为大夏的坚定支持者。

本来李成想找刘鑫去坐坐,看看他自己的菜地。

但想想时间还是有点紧,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回头有时间在岭南住上一段时间。

也学着刘鑫种上几畦菜。

享受下田园生活。

琼州,当初是李成拿下的,也是制定的南方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