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太子妃的荣华路 > 太子妃的荣华路 第140节

太子妃的荣华路 第140节

他笑道:“此事孤早有计较,纪卿回去稍候一二日,便有圣旨颁下。”

没错,高煦与纪明铮,是想到一处去了。甚至他想得更多,毕竟,他没打算亏待功臣与妻兄。

闻弦音而知雅意,纪明铮一听既懂,他大喜,“谢殿下!”

东宫郎舅二人畅谈甚欢,一事谈罢,还说了其他,相当和谐。

不过换了乾清宫,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昌平帝说是乏了,但回宫后却没有歇息,他心里惦记着权柄,一刻也等待不了。

当初丢下轻快,现在欲捡起来很困难,路上他反复思索过,认为先从一众保皇党着手才是最合适的。

这群文官武将保皇党,身居要职,握的都是实权,只要拢回来,事情就成了一半。

昌平帝认为不难,毕竟保皇党能叫做保皇党,那是因为他们对皇帝忠心耿耿,绝不动摇。

搞定保皇党,有了底气,后面就简单多了。

这也是昌平帝当初利落撒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不宜迟,他立即说了几个人名,命孙进忠去宣召。

孙进忠刚出了殿门,就匆匆折返,“陛下,王首辅王大人来了。”

作为文臣之首,王瑞珩正是皇帝要宣召的人之一。然则既然他来了,肯定有要事求见,昌平帝摆摆手,让首辅进来,其他人明日再说。

王瑞珩来干什么呢?

他是来将请封功臣的折子递上去的。

燕山一役大胜,已过去一段时间,庆功宴犒赏三军都过去了,兵部也把中高层武将的战功整理清楚呈上,建议封赏也出来了,就等皇帝赶回京。

左等右等,皇帝终于到了,人老但行动力超强的王首辅一刻不能等,立即就进宫求见。

折子呈上御案,王瑞珩激动之情多日未见减退,“皇太子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朝务政务亦未曾怠慢分毫,……”

滔滔不尽一番之后,须发花白的首辅大人热泪盈眶,“实乃我大周之幸也。”

首辅是先帝的托孤重臣,说话少了顾忌,他此番纯粹赞叹皇太子,并没其他意思,可惜昌平帝听着,却尤为刺耳。

偏偏王瑞珩的话一点不假,他不好说什么,只得紧抿唇角,翻开御案上的奏章。

当先映入眼帘的,是纪明铮的大名。

纪明铮数次传信至关重要,又生擒鞑靼可汗,他功劳最大,列在第一位,建议封赏亦最为丰厚。

昌平帝眉心不禁一蹙。

纪明铮的事,回銮途中已经了解清楚,当然,他与东宫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人尽皆知。

给这么重的封赏,等于让东宫如虎添翼,昌平帝实在是很不乐意。但问题是,大功之臣,若不重重封赏,会寒了天下臣民的心。

且说句实话,这折子的建议封赏,是很公平公正的,不存在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若想驳回,首先得给出一个正当的理由,否则,面前的王瑞珩就头一个不答应。

倚仗保皇党,于昌平帝而言有利有弊,他梗得难受,却还是没有提出异议,点头命原样拟圣旨,明日正式颁下。

处理妥当这桩糟心事,皇帝收拾心情,打算先拿下王瑞珩。

“朕南狩金陵,金陵京城两地相距甚远,政令难免有延误之处,王爱卿,不知近日朝事如何?”

这些王瑞珩很清楚,闻言他先将近来发生的要事说了一遍,末了补充:“太子殿下已妥善批复,陛下无需担忧。”

东宫暂时执掌军政要务,这是皇帝之前的圣旨,首辅这样说并无不妥,昌平帝要说的话题也引了出来。

他立即道:“既然朕已回銮,日后六部要务,俱不必送往东宫。”

昌平帝很直接,这是想先架空东宫。

这皇帝历来不勤政,以往六部政务,次要的直接送到东宫,让太子做主。而重要的则送到御书房,再召来太子及重臣商议,商议妥当由御书房发出。

昌平帝牢牢握着大权。

现在他万分忌惮东宫,连次要政务也不往东宫送了。

架空是第一步,下一步,毫无疑问是设法根除了。

东宫根深蒂固,皇太子势力庞大,这极困难,但先收拢了保皇党们,就已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昌平帝以往做下的糊涂事不少,每次保皇党即便苦苦规劝,最后也会坚定不移站在他身边,擦屁股并执行命令,他毫不怀疑这次也如此。

没想到,他错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原本在王瑞珩心目中, 皇太子与皇帝同样重要。

可惜因为之前南狩之事,他伤心失望之下, 就算不承认,但其实心中天平已向东宫倾斜, 后头再想拨回来,不可能了。

这么一下子拨不回来, 引发问题极大, 因为王瑞珩除了首辅以外,还有一个身份, 他是保皇党的首领人物,先帝的托孤重臣。

先帝勤政爱民,英明神武, 哪哪都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