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八十年代翻身记 第104节

八十年代翻身记 第104节

又不是啥生死关头的。

知母莫若女,赵玉燕暗暗咬了后槽牙,眼珠子一转,说道:“妈,我这不是想着,杨市和我们这小地方不一样,要啥有啥的,二嫂娘家哥哥能干,买点奶粉很容易的。”

赵母皱眉:“容易归容易,但奶粉也不是白捡的,一罐子得好几十块钱。”

她没这么厚的脸皮,让亲家白送奶粉,这掏钱寄过去买,她又觉得没必要。

“小孩子家家的,吃啥奶粉,燕子你也甭馋嘴。”

赵玉燕憋气,她就没想过自己掏钱。

“妈,我这不想着,我哥如果早买了在家,要是有多的,就给我一两罐子吗?”

她奶水少,但姜宁不一定呀,那这奶粉不就多了吗?

赵母还是一脸犹豫。

赵玉燕见状,立即搂着她胳膊哭了起来,“妈!其实我也不是想喝奶粉,就是想着二哥当官儿,能给我撑撑腰,我那婆婆有个顾忌,以后日子能好过些。”

刚生了孩子的赵玉燕,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哭了一轮后,赵母到底松口了,“那好吧,那就问问。”

“你二哥要是早买了有多,那就寄回来,没有就算了。”

“行。” ”

赵玉燕忙拭了泪,点头如捣蒜,“妈,我和我二哥说,等写好了信,你给我一起寄出去。”

她嘴上这样说,实际上信却不是这样写的,想着姜宁也会看,她不肯示弱,就说闺女吃不饱,大喇喇就让寄几罐子奶粉。

赵母是不怎么认识字的,赵玉燕藏了个心眼,写好了信没有马上拿出来。

等中午娘家人都赶来看她了,赵母口述,赵向阳执笔,等写好了信,她才将自己的信拿出来,叠在后面,快手快脚折好塞进信封里。

为了省下邮票,两封信不会分开寄的。

所以赵向东看完她妈的信以后,掀开第二张,看的就是赵玉燕写的信。

这么一看,他脸就沉了下来。

实际赵玉燕好端端的,一开口就几罐子奶粉,是个人都会皱眉的。

毕竟一罐子奶粉就几十块钱,老家并不知道姜宁能赚钱。

“咋啦?东哥。”

姜宁一瞅,也乐了,话说她这小姑子真敢开口,嘴皮子上下一碰,就是几罐子奶粉。

她知道一罐子奶粉多少钱吗?

姜宁并不将这点儿钱看在眼内,相反如果小姑子人好,她还很乐意帮助一把。

可赵玉燕?还是算了吧。

她张嘴的时候,可有替她哥想过一星半点。

赵向东浓眉也蹙得很紧,“燕子说要奶粉?”

姜宁从信纸上收回视线,靠在他的怀里,挑了挑眉,“那你要给她寄吗?”

“先不。”

赵向东叠好信,塞回信封里,“宁宁,我得打个电话回村里,先问问爸妈咋回事再说?”

夹在家里的信一起寄过来,家里肯定知道情况的。先了解赵玉燕究竟是否有困难再说,如果难,难到什么程度?

他已经成家了,两三个月的工资,哪能说花就花出去?这算啥事?

媳妇能赚钱是一回事,但他不能当成理所当然,赵向东态度摆得很端正,他每个月工资都上缴的。

姜宁每次接过,总笑说这是小家的花用,从不用漫不经心的态度来伤害丈夫的自尊心。

赵向东在事业上发展得很好了,她也不吝啬于表扬和赞赏。

她还笑说,让他努力点,以后好罩着她。

他笑着说好。

两口子感情是非常融洽的。

姜宁歪在丈夫怀里,蹭了蹭,“好啊,那你先打电话问问呗。”

说实话,他的处理她挺满意的。

糟心是糟心了点,但亲缘不可能一刀砍断,能分缓急轻重处理,不盲目掏钱,也不见死不救。

第111章

等到下午,姜母进来照顾闺女的时候, 赵向东就打了声招呼出去了。

现在民用电话没开放, 想打个电话也难, 他找了姜红兵, 到纺织总厂的电话亭借电话去了。

两男人套上大衣, 顶着大风雪雨出门了。

姜母给闺女舀了汤,黄豆猪蹄,唠叨两句,“今儿这天, 风也忒大。”

杨市这地界, 挺爱下雨夹雪的,又湿又冷,要是碰上大风, 能刮得人骨头缝都疼。

姜母心疼儿子女婿, 但涉及女婿家里,她也不好说什么, 只和闺女嘀咕了一阵子。

姜宁不会主动和娘家说婆家的是非, 只是既然亲妈问起,她也就避重就轻说了几句。

“啧啧, 你这小姑子呀。”

姜母撇撇嘴,从前看着挺安静的一个小姑娘,没想到办事这么不着四六。夫家好,现在娘家也有些钱,不往夫家娘家上头想法子, 反倒惦记上出门在外的哥哥了。

她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只嘱咐姜宁,“宁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