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关山六友礼佛记 > 第一回 风雪载途夜行客,荒庄捧卷弄潮人

第一回 风雪载途夜行客,荒庄捧卷弄潮人

二月末,初春,江南水韵宝地已是繁花锦簇,而这辽东苦寒之地却仍是一片冰天雪地。其时寅时未至,朗月高照,大雪甫止,天地一片寂寥无声。长春州以西四十里,虽是平原,却尤是人烟罕至。只听一阵急促的“踏踏”声,三名大汉乘马疾驰,待见得前方一点微弱的火光时,三人不约而同地勒马缓步,改为并辔而行。

“这个点儿还亮着的,只怕是店家了。”说话的是三人中左边的青衣大汉,他用布裹上了大半个脸,声音却仍是中气十足。

“大哥,咱们去歇歇脚吧,长春堡算来也就一天行程了,不差这一个晚上。”右边的汉子说道,此人年龄较另两位为小,约摸二十七八模样,面目清朗。

被称作“大哥”的,正是中间的汉子,只见其不到四十岁年纪,劲发结束,身形清瘦,头顶一盏貂皮檐帽,腰跨一个布口袋,身后则是短短的一片灰色披风,方才奔驰之时迎风招展了半宿。颔下微须,锐目凝神,并不言语。

“想来四哥五哥还有七八天路程,三哥一直再没消息,不过总不见得比我们快吧。”右首的青年说道,他随着两位兄长马不停蹄地赶了六天的路,中途每日只裹着羊皮袄在地上歇息两个时辰,早已是疲惫不堪,这回好容易听到兄长提议住店休息,自是欣喜。

“去打一顿尖,不住店。进了长春城还怕没你睡的么?”那“大哥”定下了计较,两人便也不再言语。三人一同驱马小跑,转向火光处。

此三人与另三人多年前因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六人初时曾同居关山,号为“关山六友”,六友均是一般的侠义心肠,这些年行走江湖也混出了一些名声。这大哥名为伏正午,善使暗器,因此得了个浑名唤作“里夜飞梭”;那青衣大汉排行老二,名叫秦开复,一口镔铁大刀使得纯熟,人称“白面刀鬼”,他二人均是河北沧州人士;那俊朗青年却是山东人,绰号“梨花剑”的苏子昆,排行第六。六友中的老三何游鲁五年前突然拜师学艺,离了众人孤身独走,此后便杳无音讯。十日前五友忽然收到何游鲁来信,说道自己已经学成出师,并邀约众人于三月初五聚会于长春风沙渡酒楼。其时老四丁季来与老五邢逖正在关内,于是五友便分作两批,星夜兼程赶赴长春会见老友。

三人行到火光不远处,放眼望去,果真是一家客栈。忽然,一阵尖锐的“嗬”声刺破长空,似是由远及近,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伏正午、秦开复二人都是老江湖,知道这是哨箭之声,是强人悍匪、绿林豪客用以通讯之物。须知西北大漠上的马匪正是屡用此箭,得了个“响马”的别名。二人心想莫非这荒郊野岭倒是遇上了强人,不过关山六友在辽东名气不小,黑道上也有朋友,三人又是一般的身无长物,加之身有武功,料想总能应付,便索性不做声,继续行路。只有苏子昆心下惴惴,不过二位兄长在旁,倒也不如何害怕。

三骑马行至客栈门口,只见门匾上书“白云客栈”四字。门外停着三辆镖车,三个趟子手守在一旁。镖旗上画着两支交叉的箭头,伏正午认得那是永昌镖局的旗号,暗自寻思:原来永昌镖局的人住了这家店,却不知那声哨箭是否强人劫镖的讯号?这三个趟子手想必也听到了,怎么还是这般镇静?

三人进了门,掌柜的忙来招呼:“三位爷住店还是打尖?要是住店那可不凑巧的紧,小店只剩一间空房了,只好请爷们将就些。”伏正午答道:“不住店。马儿喂上好料,打两角酒,下酒菜胡乱弄些便了。”掌柜答应了,领着三人坐在一张空桌。此时店里除了三人外,还有两桌。一桌坐着五名大汉,都是武夫打扮,五人大口吃肉喝酒,并不言语。其中两三人时不时朝伏正午等三人瞧上一眼;另一桌却坐着一位青年书生正捧卷而读,面前只有一碟毛豆,他见三人进店,转头笑了笑。

寅夜塞北的一家小小客栈有食客本就反常,何况还有一位书生。至于楼上房间住满,想必是永昌镖局的人了。不过夜里正是劫镖多发的时段,却又如何只有三个趟子手守夜?要知那永昌镖局是山西有名的大镖局,总镖头“蛇面金刚”谭伯昌是谭家腿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北方武林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伏正午将装满了暗器的布口袋移至胸前,秦开复、苏子昆二人也都各自凝神。三人均知,哨箭既响,必有事端。

过不多时,酒菜端上。三人连日劳顿,腹中倒也真的饥饿,旋即动筷。只见秦开复除下一直覆盖着大半张脸的裹布,露出一道长长的刀疤。原来秦开复早年间与仇敌拼斗,打到兴头上见敌人越来越多便抱了必死之心,索性只攻不守,他这般的悍不畏死最终惊跑了敌人,脸上却也留下了一道记认。他的诨号“白面刀鬼”中的“鬼”字正是得名于此。哪知秦开复面目一露,邻桌的五名大汉忽然停杯投箸,一齐直勾勾地盯着他瞧。秦开复为人本就急躁,给瞧得浑身不自在,正欲发作,却听大哥伏正午轻喝一声:“吃你的!”便不再妄动。

伏正午早知事出有异,只是一直不愿节外生枝。过了半柱香时间,五名大汉仍是一般动作。霎时,伏正午听得一阵利器破空之声向着二弟方向而来,他是使暗器的名家,如何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