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神武破印 > 第88章:天下布文(一)

第88章:天下布文(一)

嵩阳山位于大周徐郡境内,连绵几千里。自从上一纪元,儒家圣人仲尼先生在此开院受徒,这里就成为天下学子的胜地。而始皇大帝在这里建天一阁后,这里就成为儒家最高成就之地。

连绵的儒家文道气运如云海般覆盖嵩阳山脉。无数学子在山脚下书院或读书、或静悟。而坐落在嵩阳山前山的天一阁藏书院更是汇集了几万名天下学子,这些学子在这里观看、抄写经文。

天一阁藏书院,是天下文脉汇集之地。这里藏书没有人能数的清楚。七十栋藏书大殿里面布满了书籍。可以说,整个帝朝所有书籍的最早版本,都收藏在这里。

每一座大殿内,都有许多学子在里面抄录书籍。藏书院中七十座藏书楼,有六十八座对学子免费开放,天亮即开门,天黑既清人。学子门可以在这里无条件的观看抄录。

而另两座没有开放的书殿被称为天殿,里面据说收藏着仲尼先生来历代大儒的手书真迹。为了保护这些真迹,这两座书楼被封存。只有天一阁中优秀弟子,每年有一次观看机会。或者是上京上林苑优秀学子教授来这里学习、领悟。

由于藏书院是天下文脉汇集之地,而且嵩阳山几万年来聚集的儒家文道气运浩大。在藏书殿里抄书会引动儒家气运,沉于书中。学子们将抄录的书带回家中,镇家族中文道运势,或传家之用。每一位学子临走都会在这里抄三四本书带回家中。

帝朝早已经发明了印刷之术,但一直没有人使用。抄书依然是各世家或学子们的爱好。后来有大儒总结说道:印刷的书籍不能引动儒家文道和天下气运,不能对各家立文道起到作用,所以印刷书籍一直推广不开。而且学子们通过抄书更能领悟书中精髓,更便于与儒家气运融合。所以学子们还是选择抄书流传。

而这一天。天一阁学子,儒家千年最优秀的弟子梅绛雪派人带信给所有天一阁弟子。麻衣公子要在帝朝的两京十二郡建立书院。集中天一阁和上林苑藏书,分别抄录十三

份,分置在所建书院中。而各世家和王国,如果愿意参与,也可派弟子参与抄书。

麻衣公子天下布文。

而洛阳王已经派人在各地选址,调拨钱款施工。洛阳的理学学派已经安排人抄录理学经典书籍,并派学子入上京协助麻衣公子的天下布文工作。

梅绛雪希望天一阁学子能参与天下布文的行动中,扬帝朝儒家文化,立儒家万古气运。拜托天一阁学子能将藏书院六十八座大殿的藏书抄录十四份。好分布在两京十二郡。当然最好能多抄录十三份,为十大世家三大王国做准备。

天一阁的学子轰动了,天下布文的行动必然会引动文道气运和帝朝气运。如果得到气运认可,对修行来说可进步百倍。儒家学子修行的目的不就是以身和道、引动气运、造福一方吗?梅绛雪的举动可以说迎合了天下学子之心。

天一阁藏书院也是尽力配合,六十八座藏书大殿彻夜开放。方便学子们全天候抄录书籍。而且藏书院的管理者还准备请示守仁祖师,是否开启两座天殿,为天下布文提供最大支持。这可是九千年来儒家第二大盛事啊。

而嵩阳山的文道气运也被引的滚滚涌动。

嵩阳山后山玉竹峰。漫山竹林随风沙沙作响。几万年前仲尼祖师在这里种下第一片竹子以来,这里就已经成为了儒学胜地。碧玉峰顶上,儒家的浩然之气已经似乎有些凝实,几万年的积累让任何人到这里都感到心胸宽阔。一代代大儒在此悟道,体会自己济世人生。碧玉的竹身发出淡淡的白光,几万年来受儒家气运的滋润,碧玉竹早已和儒家气运融合。无数大儒在这里走出,这里成就的人才如天上的星海。或者是这如星海的大儒成就了这座玉竹峰。

玉竹峰山脚下,一片片茅庐相连。许多儒家学子在这里悟道。在往上,半山腰中。草庐零星几座。这里悟道的是天一阁的大儒或天下有名的济世人才。听闻梅绛雪就在这里悟道一年。终于领悟天下大势一盘棋,然后下山入世。

玉竹峰山顶

上,一座孤零零的草庐静静落座在那里。草庐中一位面容枯瘦的老者座在蒲团上,闭着双眼。这人就是儒家九千年来最有希望能点燃神火的当代儒家大宗师,被儒家当代学子奉为祖师的王守仁。

李天成却跪在草庐外面,注视着祖师。似乎等祖师教诲。

“天成”守人祖师道“你自己的道在那里”

李天成一楞,“我自己的道在那里?”

守仁祖师道“那申元小友提出的做人、修身、修心的三段修身之法确实高明,道出我儒家修行基础。经此以来,天成你的基础彻底牢固,可以说已经超过你的师兄梅绛雪。但天成,你的道在那里”。守仁祖师睁开眼睛,注视这李天成的双眼。这双眼睛里似深邃无底,或宽入大海。

李天成似乎有迷茫了,“我的道在那里”

守仁祖师道“我知道你为梅绛雪的天下布文心急。天下布文一旦成功,这天下的气运再也不归太子一方。可以说洛阳王一脉完胜。但心急也没有用。你领悟不出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