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把事做得恰到好处 > 2.请教他人,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2.请教他人,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做人,不能太“好为人师”,这会给人留下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负面印象。但是,孟子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顾名思义,“好为人师”,是人类的一种共性,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爱好。因此,与人交往,学会利用这点“共性”,多向他人请教,能帮我们在人前塑造一个良好的印象。换句话说,请教他人,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董成刚进入公司不到3个月,虽是职场新人,但他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又聪明伶俐,深受领导的青睐,便时常指导他,并很快派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

接到任务后,董成刚经过周密的分析调查后,提出了若干方案给领导看,又向领导逐条分析利弊,最后向领导请教用哪个方案。其实,领导对他的分析已经很信服,准备采取他的方案了。这时,他又向领导请教,应该如何实施。领导心想:这小伙子确实情商高。于是就让他放手干,自己在后面撑着。自然,董成刚成了领导眼中的好苗子。

之后不久

,由于董成刚态度谦恭,办事到位,领导很满意,就破例提拔他当了经理。并且,领导还跟几个部门的经理打招呼,以至于董成刚在工作中,通常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一年下来,他的工作出奇的顺利,就名正言顺地又一次升职了。

向别人请教,哪怕我们只是做做样子,也能给对方释放一个信号:您瞧,在我心中,您是很能干的,我得向您学习。这样一来,对方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荣誉感,会觉得自己被尊重,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对我们产生好感了。

职场中,很多人心高气傲,自恃才高,不把同事、前辈放在眼里,甚至连领导都看不上眼,嘴里喊着“他算什么领导,能力还比不上我,不过就是运气好一点罢了,换我我也能当这个领导”,这样的人,实际上是不讨喜的,也很难等到被赏识的那一天。

诚然,一些领导或同事、前辈,乃至朋友、父母,他们的学历不如我们,某些方面的能力也不见得比我们

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又岂能盲目自大,自认为能够胜过对方呢?与其端着高姿态,自诩“天下第一”,不如多向别人请教,这样不但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一举两得,岂不更好吗?

无数例子证明,多思勤问的人,总比那些羞于请教的人更容易得到赏识。毕竟,提问既能显出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思考,又能显出我们的谦虚和诚恳。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我这样问,对方会不会笑我,我是不是丢了脸?”

于领导而言,他们都很希望部下能向自己请教,这样就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彰显他们在工作上的高明之处;于其他人而言,也能体现出自己的过人之处,无异于变相地赞美。而对我们自己来说,则能减少我们潜在的错误。反倒是我们假装什么都懂,什么都不问,别人就会觉得,“这个人恐怕是在打肿脸充胖子”,进而开始质疑我们的能力。

另外,“不懂

”还可以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比如在与对方谈论事情的时候,对方往往会说一些自己擅长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表现出“我非常想了解您说的内容”,这样就会引起对方的兴趣,对方会非常高兴跟我们交谈,继而增强彼此的关系。

因此,我们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切忌摆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别人说什么都“这个我非常了解”或“我比你懂多了”,这样就会非常惹人讨厌。

当然了,装不懂需要一定技巧,并不是让我们真的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装得太过,也是不行的。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没人会喜欢。我们只需要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给别人创造发挥的空间,然后多问问别人的建议,让别人乐意与我们接触就行了。

比如以下两种语境,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它们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第一种:

“那你说吧,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你行你上啊,有什么法子赶紧说啊,别磨蹭,我听着呢。”

这种语气,过

于盛气凌人,还带有强烈的不甘、不愿配合、被逼无奈的情绪,虽然也是在向人请教,但可以预见,任谁听到这样的“请教”,心情也不会很高兴。

第二种:

“您好,有个问题,我想请教您一下。”

“能请您帮个忙吗?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处理。”

这种语气就谦虚多了,先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然后向对方请教,并且用语还可以活泼、俏皮一些。如此一来,就能轻易勾起对方的好奇心以及帮助我们的欲望,他会想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问题呢?”“这人说得好诚恳,我就帮一帮他吧”。

从心理学角度看,成就感牢固地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别人向我们求教,表明我们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越性的,说明我们至少受到了重视。同理,我们向别人求教,对方也会产生同样的心理。所以,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