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一代武后 > 一代武后 第161节

一代武后 第161节

当然,谁当天子,不在于这个人够不够伶俐,而在于朝臣们如何博弈,上一任帝王有如何心意。

张公公虽然觉得太孙不够好,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比起太孙泽,太孙吴也有不少的可取之处。

善纳谏、不独断、待人如诚,至少这三点,太孙泽就远远不如。

还有隐忍一处上,将太子的倒是学到了十成十,足可看出是父子来。

这几点加起来,反倒是个明君之相了,大庆也不是才开国建业,其他的帝王特性,太孙倒也真不用有。

若是日后这些品性不变,太孙作为一位守成之君十分足够。

不过张公公觉得太孙吴不够伶俐,然而却忘了,善隐忍之人,从来都不会让人看出伶俐来。

太孙若真不伶俐,如何争取到的这一份差事来?

不过是太孙的不伶俐吃亏在阅历之上,此事就是让伶俐的太孙泽来,也未必不会与他一样的反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大庆只用读书就能推出天下事的天才又有谁?纵然姜太公为文王平天下,那也是七十高龄,且还在殷商为臣过,数十年见证世间之事的累积之功耳。

就是城府深深如张公公自己,如魏氏、如柳贞,在太孙这个年纪,何不曾还带有天真?

张公公继续与太孙细细说着这三关里的事,用自己所知晓的分析其中丝丝缕缕,可利用之处。

太孙听得连连点头,其实他还真不笨,张公公稍稍一说,他就能领悟,不过是之前大儒们教导他的,没有教过他谋心之术。

凭心而论,大家都是在皇帝收下讨饭吃,有机会教导未来的皇帝,谁又能没有私心真想日后的皇帝真聪慧无敌的?

皇帝太聪明了,还有他们朝臣什么事儿?如杨三爷、魏九重等人,必然是不太喜欢帝王太过明察秋毫的。

也只有张公公这样的人,无儿无女,父母双亡,且还是个太监,最多管一管那内宫之事,皇帝的聪明当然是要用在前朝的,与他无关,也有些自己的想法在里头,才会跟太孙将这谋心之术说上那么几分。

太孙又将那黑油之事说与了张公公听,道:“兵工坊因这一点,将此事推在了秦泰身上,暗示此时是军中与秦泰有勾结。我想了想,军中有人插手是必然,具体是谁也不过在那几人之间,然而因黑油之事就说到与秦泰有关,我只担心是姚主事推卸之语。毕竟三关交易自由,三关商会能买卖,别家有何不可买卖的?”

三关兵工坊的姚主事,在三关多年,其实并不受三关大将统领,要说姚主事推卸责任可能有,然也非必然。

张公公道:“要下臣没猜错,当初南阳侯府林氏当是败在此人手里。”

此事如今也无须隐瞒,太孙点头道:“的确由他所献,因秦泰与林氏乃一条绳子上的蚱蜢,也不知是否有构陷可能。”

张公公还得给太孙加一个特征了,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不愿意含糊。

分得太清,不愿意含糊,装在心里就是好事儿,做出来就未必有那么好了,不过此事因涉及到兵工坊是否清白,也得另算,至少在太孙这里来看,这其中必须是弄清楚不能含糊的。

否则,就是给三关继续留下隐患。

张公公也明白这一点,与太孙道:“兵工坊确实与南阳侯府有争功之嫌,然而火药乃是兵工坊改良是事实,火器由胡家那位老舅子改良也是事实。当初南阳侯急于替林氏报功,把兵工坊丢在一边,也是事实。明明功劳最大的被撇在一边,功劳最小的却因此得以名扬,纵当初林氏之事是被姚主事下的黑手,这兵工坊后来的荣耀也是他该得的。但说构陷,秦泰已经是死罪,牵连九族,没有半分活路,姚主事不需要再在里头画蛇添足,那话只怕是他心中真那么觉得的,不似构陷。那怀疑也算有些道理在其中,但构陷不存在,想要尽快推责倒有那么几分可能。”

秦泰的手下抓得七七八八了,但他一日不被抓捕归案,兵铁案就一日不可能结案。太孙倒是想快快把这人抓了,然而秦泰在边关经营多年,也没那么好抓。

就是石奎,此时也把人恨得牙痒痒,时不时去拷问一番秦泰的下人,到处搜查也没能将人搜查出来,已经怀疑这人早逃出了三关了。

直到凤阳城里来了一封信与石奎,石奎便急忙忙的来找了太孙。

石奎忙着兵铁案,难得能求见太孙一回,太孙自然要见。

不过当石奎看见太孙肿着的一边脸之后,失声道:“公子这是?”

张公公就觉得石奎这人,要不是断案有一手,就这没眼力见,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德行,一辈子也别想当上刑部侍郎了。

太孙也不可能说是被人揍的,也是石奎忙着查案,根本没关心军中之事过,因此是半点信都不知晓。

张公公不得不提醒道:“石大人来见公子,可是有紧急之事?”

石奎也不管太孙脸上肿着那一包是被谁下的黑手了,直接从怀中将信掏了出来,递给太孙,“公子,内人来信,说在八卦山中又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