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林芒芒 > 重生林芒芒 第67节

重生林芒芒 第67节

交流生的面试,可能家中正在为孩子准备出国,所以请假未归。

联系不上人家长,学校俗物又多且忙,很快就把这事放下。

社会上关于天才少女事件,在周末稍微热度降低。

谁料想周一网上又爆出新的消息,有相关人士称,京城的《新青年报》已取得海岸线独家报道权,已经在准备前往南方省对“凯风”做面对面采访。

刚刚势头稍减的话题,重新上涨。

林父万般不想女儿抛头露面,奈何《新青年报》在文化界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实在高,且海岸线似乎也受到一定的政治压力,不得不劝说林父接受这次采访,就当是给新书做宣传。

政治压力?

文化图书出版的东西,怎么会扯到政治压力上去!

林父一心认为这是借口,即便答应了采访,心中还是愤愤不满开始怀疑海岸线这蚕食的方式,……但海岸线确实被相关部门施压。

陆严动用家里的私人关系,这种越界行为很快被父母察觉,虽及时制止但事件的影响力已经扩散出去,非得陆家长辈亲自出手才行。

虽然他出手有分寸,但到底年轻气盛,做事不能全瞻大局,难免有纰漏。

陆家爷爷则大怒,连夜下令让自己警卫员直接从家里把孙子绑走。

周一早晨九点八班全班上下紧急开班会,《新青年报》来校采访她们班的林芒芒,有一部分录制是在教室进行,希望大家配合愉快。

消息一出,全班哗然。

有兴奋的喜欢热闹的男生,立刻站起来“咚咚咚”的敲桌子表示振奋;有不明情况四下里追问到底怎么回事儿的;也有事不关己,老师通知完了继续伏案写作业的。

《新青年报》的采访依照传统方式:一则是林芒芒的单独专访,访问地点在学校图书馆进行;另一则是通过林芒芒同学的描述,侧面了解她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班长高峰,学习委员刘颖还有好友李明菲庄康康都上了镜头。

采访结束后林芒芒几乎没时间和同学叙旧,在父亲的陪伴下,与报社的记者一同离校。

如此大费周章的一番动作,林芒芒在京获得金玉兰奖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从八班传到七班,再传到其他地方;金玉兰奖大家没什么感觉,反倒是她写的《大宋》,实在太对高中生们的口味,种种消息飞快变成学校里新的话题。

短短的时间里,她不仅被塑造成学校优秀学生的典范,还以“凯风”老练成熟的文笔和写作,变成全校争相效仿学习的对象,一时间网络世界的大门向同学们打开,开启了新的视野。

一中周围的网吧瞬间火爆。不知是喜是忧。

次日《新青年报》出刊,这股文化风从京城吹遍神州大地,林芒芒天才少女的头衔稳稳坐住,并且带动了各大图书市场对《大宋》的关注和看好。

《大宋》尚未正式印刷出版之前,预售的数目已经超过以往一个季度预售数目的总和;除此之外,类似《大宋》写作模式的约稿连绵不断,只要跟着这个风就一定大赚。

这种一个人带动一个行业的兴盛,从未有之。

不仅仅是文化界对此事讨论议论火热,甚至有的社会家将此上升到社会现象这个命题里,拔高了林芒芒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

有了文化和社会家们的话题参与,此类的报道层出不穷,百花齐放。

所有的赞美铺天盖地风起云涌。

这一切看上去都特别好,亲戚的羡慕邻里的友好,工作顺利领导看重,——然而林中华却越发焦虑,女儿只是个小孩子,担不起如此重大社会角色。

有多少赞美就有多少重负。

日夜思虑之下,林中华自《新青年报》刊登“金玉兰最佳编剧,少女凯风”一文之日起就不愿意让女儿再去学校,风头正起劲必要暂避其锋芒,索性请假让女儿就在学习。

等这股热浪冷凝下来,再去学校不迟。

反正下学期就要去国外,不在乎这点儿时间。

但事情的发展并不随着林父的意愿走。

《新青年报》刊登后不久,西凉市本地报纸就从各种渠道得到内部消息,在没有通知林家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曝光了她的一中高材生身份,并对林芒芒在一中的种种“壮举”加以各种赞誉。

无论是小小的英语沙龙,还是大一点儿的文学社团,或者省上素质教育成果展导演的优秀戏剧,甚至于前头没多久国文图书大厦轰动全城的英文话剧义演,都是这位少女总导演总策划做出的。

此文一出,立刻全国的相关文化副刊都争相转载。

这样优秀的人才,竟然真的是一个高一少女,——人家不仅仅文笔好出版书,写剧本得奖,人家居然还能在自己的城市里搞社会活动风生水起。

这根本就是真天才!

这样优秀突出的成就,网上从前质疑代笔、推手之类的声音销声匿迹。

轰轰烈烈的舆论形势一片大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