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重生农家幺妹 > 重生农家幺妹 第127节

重生农家幺妹 第127节

“三妹竟知道圣人之言?”胡敦儒吃了一惊,瞪大眼睛瞧着宁婉。

“我为什么就不能知道?”胡敦儒对她不错,她也要认真对他,因此宁婉第一次打算好好与胡敦儒讲一讲道理,“三哥是不是觉得女子就应该没有才学,连字都不识才对?我告诉三哥吧,其实自古以来贤良懂理的女子多着呢,我知道圣人之言又算得了什么!”

“圣人的话也未必每一句都是对的,”胡敦儒反又问:“那你可听过‘亲有过,谏使更’?又或者‘大道直行’?”

“我并不是说你不对,只是想说为什么不用更圆滑些的办法呢?”

“正是因为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所以我才更要直言相劝,让大家的所言所行更合道义。”

宁婉劝不服他,只得又说:“就算你一定要对我们严格,但对外面的人和事还是要通融些,就比如杨家的事,他们既然已经改多了,你又何必一定与杨益绝交呢。”胡敦儒将来做官很不顺利,只从他平日的行事就能看出一二,现在若改一改,将来他的仕途也许会好一些?

宁婉不提还好,如今一提了杨益,胡敦儒就生了气,“我原不知道,杨益在家里竟然不敬嫡母,反倒叫姨娘做母亲,这样糊涂的人哪里能做朋友?杨家所谓的改了,也没见杨家真正走上正路,他的那个姨娘还是时常在外面不守妾道,你怎么还要帮他说话!”

先前胡敦儒并不知道杨益家里的事,正是为了杨益的亲事不免多跑了几次杨家,由此知道了小杨太太的事,因此他教导了杨益一番后就与他绝交了。

其实被胡敦儒声色俱厉地斥责一回之后,杨家已经变了一些,小杨太太再不敢如过去一般大张旗鼓地出门招摇,镇上再有妇人间的应酬都是杨太太出面。在宁婉看来,这已经是很大的进展,毕竟小杨太太生了杨益,杨益与她更亲,总是血脉亲情,也是活生生的现实,与胡敦儒美好的理想总不可能一样的。

但是胡敦儒就是不肯接受,“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杨益要是连自已家里的事都不能管好,就不必进学了,我更是耻于与这样的人往来!”

宁婉就温和地说:“我不是帮杨益说话,只是我想你们毕竟是同窗,关系太僵了并不好。虽然心里不喜欢他,但是表面上还要过得去才好。”

胡敦儒早不屑地摇了摇头,“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我不想与谁虚与委蛇!”

“太刚刚易折……”

“我就是宁折而不弯!”

宁婉突然明白了自己只是徒劳,胡敦儒是不会改的。不过尽管他仕途不顺,但回了马驿镇上却也做出了一番功业。人本来也是不同的,又都有各自的好处,各自的不足,想通了也就不再纠结了。

第132章 暴利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也比往年热,各种山野菜都长得十分茂盛,吴二爷的山货铺子开得恰逢好时节,每天收的山货都堆成高高的一座小山。【鳳/凰/ 更新快 请搜索//ia/u///】

对比之下,宁家就可怜极了,每日到虎台县送货都不必用骡车,一两头驴子就够用了而德聚丰在虎台县里也只还留着望远楼等几家关系十分亲密的老顾主,其余的已经都由吴二爷供货了。

不过,如今德聚丰的人倒也不再闲着,除了专门拨出两个人负责山货生意,大家开始做米分条。原来这些日子宁婉将德聚丰后院不远处的一处房子买了下来,米分条作坊就开在那里,又托望远楼的掌柜帮忙从山东请了一个会做米分的刘老师傅,专门做绿豆米分条。

传说中米分条是大名鼎鼎的孙膑发明的,辽东人一向特别喜欢这种吃食,也常用各种粮食做米分条,平常种的高粱、豌豆、稻米都能做成,但是最好的还要首推绿豆米分条。用绿豆做的细米分丝洁白光润,放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几乎是透明的,吃起来又韧又滑,上等席面里常能见到。

比起富贵人家常吃的细米分丝,寻常辽东人家更喜欢宽宽的米分条,用猪肉炖在一起,又香又有咬劲,大冬天时吃了还特别顶饿,在农家也够得上是难得的佳肴了。

一直关注宁家收购绿豆的吴家父子终于明白德聚丰想做什么了。既然山货生意被顶了,宁家便转行去做米分条,恰好镇子上没有专做米分条的作坊,甚至虎台县附近都没有,也算是一项不错的生财之道。只是宁家转行做米分条的时机有点不对,这还是山东来的老师傅到了大家才知道的,米分条竟是要在冬天才能做的,因为拉好的米分要在屋子外面冻实了才能最后成形,现在的天气只能做些凉米分,又因为不能存放因此每天不能做太多。

宁家这些绿豆看来要在手中压上一年呀!再加上请师傅的工钱,这一项恐怕就要赔上不少。不懂得做米分条的行情就随意入了行,吃了亏也是必然的!镇上早有知情的人家偷偷笑宁家了,毕竟是从山村里出来的,许多事儿都不明白。

吴家父子倒是顾不上笑话宁家,毕竟宁家亏不亏对他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他们只是万万没想到即使到了这样的时候,宁家也没有将山货生意全部停了,还是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