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给六扇门大佬递烟 > 给六扇门大佬递烟 第113节

给六扇门大佬递烟 第113节

能让鹰狩亲自出马,必定是因段崇再一次成为他们的阻碍。而巧了的是,现在段崇手中只握着一个案子。

沈鸿儒被杀一案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唯一的目击证人吴钩,傅成璧查出他与沈鸿儒为亲生父子,在审问过程当中,吴钩坚决否认因从前旧怨而谋杀沈鸿儒的罪行,导致案件陷入僵局,毫无进展;第二条就是段崇从尸首喉咙当中剖出的澜沧珠,珠子很有可能乃沈鸿儒亲自吞下,意图指明杀人凶手与乱党有关,于是段崇就派杨世忠重新排查当年“十殿阎王”的下落。

可无论是哪一条线索,都未曾牵连到千机门头上,为何鹰狩此番竟有点沉不住气了?

千机门,澜沧党,吴钩……三者究竟有甚么关联?

能够将澜沧党与吴钩联系起来的人是已经死去的沈鸿儒。

沈鸿儒与澜沧党结仇无非是因两件事,一是当年新政改革科举,严重打击了以师生一脉形成的澜沧党,因此结下怨恨;二是沈鸿儒后来纠察乱党罪证,利用江湖势力以及皇权将其全部肃清剿灭。

吴钩与沈鸿儒则是父子关系。吴钩大可能认为当年的沈鸿儒为了贪名逐利,不顾妻儿性命,从而对他心怀怨恨。乱党中有人利用他的仇恨,设计了一出天衣无缝的杀人计划,诱使吴钩接近沈鸿儒,继而杀了他。

可千机门与澜沧党又有何关系?

门主鹰狩……党魁柯宗山……

睿王李元钧……

灵光一现的念头,饶是身经百战的段崇也不禁大惊。

柯宗山年纪轻轻即任内阁首辅,在政事上计熟事定,举必有功,为先皇所倚重;而在人前,柯宗山一向是高谈雅步、文质彬彬的白衣卿相,忠信笃敬,心系黎庶。

若非沈鸿儒亲眼见到过柯宗山令酷吏行刑的情景,他必定不会觉得自己的老师是个性情残暴之人。

现如今,柯宗山的身影与鹰狩渐渐叠合……

怪不得。怪不得千机门在江湖上能异军突起,怪不得他都能将封王的李元钧招揽到千机门下。以柯宗山为主导,千机门为表,澜沧党为里,主江湖朝廷两方,辅车唇齿、相得益彰。

推测再合理也皆是推测,得不到证实,但已经足以教段崇警醒。

……

张妙手在府上逗留数日后离去,傅成璧则乖顺地遵从段崇的命令,好好养伤。

段崇回到六扇门继续追查沈鸿儒被杀一案,谁料中途旁生枝节,又冒出来个几个琐碎案子。因与沈鸿儒有关,乔守臣拜托段崇分神关照一下此事。

段崇正为了乱党一事明察暗访,多日不休,好不容易空出一只手来看陈情书,又好不容易才按住了想用拳头关照乔守臣的冲动。

乔守臣见他脸色不好,笑道:“难道段大人也认为这是鸡皮蒜毛的小案子不成?”

段崇沉声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现在乔大人任新政魁首,这应当是你的责任。”

这案子的根源应当从两年开始说起。

韩仁锋一案中,流民叛乱,乃是柯宗山任首辅期间所施行安抚政策遗留下的恶果。

要说沈鸿儒此人看上去光风霁月,手段也够黑的。

沈鸿儒当时就要借流民叛乱一案痛斥柯宗山。他的一干门生本就是口诛笔伐的好手,写出来的文章再经沈鸿儒一润色,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批判柯宗山的文章在大街小巷到处传说。

百姓哪里知晓真假,听风就是雨,自以为捕捉到甚么秘闻,便当真理,也不过两年,就将柯宗山在民间贬得一文不值,说他领首出台的策令皆是为了给他那群养得贪官污吏料理烂摊子。

试问,他的政策该不该改?自然要改。加上去年首推新政时,沈鸿儒在赋税上的改革令百姓收到了立竿见影的好处,因此很得民心。

沈鸿儒踩着柯宗山的名声为新政做足了民众的思想准备,在民间一呼百应。

这可教他从前在朝廷上的政敌恨得牙根儿痒痒,这群人下了朝回府躺在床上,成天也不想别的,就想着怎么给沈鸿儒添个堵。

之前碍于文宣帝也对新政全力支持,他们没想到甚么好绊子。这不沈鸿儒前脚一走,貌似平稳了还没到一个月,这批官员后脚就生起事来。

因为去年秋闱中推行改革,各州监考官乃是沈鸿儒一手任命,为得就是由中央直接监督地方,防止科举出现徇私舞弊之事,故而他们就将矛头指准了各州的监考官。

生得事不大,他们纠出了每个监考官从前犯过的错写成奏折,呈报皇上。

这些错包括甚么张大人养了三房妓女却冷落糟糠之妻,致其含恨而终;甚么赵大人有点儿理不清的金钱纠葛,欠着别人百十两银子不还;还有庞大人的侄子在当地参加了乡试,期间跟人打架斗殴,最后竟也中举了……诸如此类,碎嘴得要命。

生得事也不小,皇上看了奏折后,立刻责令乔守臣调查清楚原委。

段崇知自然明白文宣帝所担忧的,此时正值新政方兴未艾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