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谋士求生指南 > 第139章 登车揽辔初入安邑

第139章 登车揽辔初入安邑

翌日一早。

“与我听着, 荀府君当世名士,识鉴过人,将汝那狂之气收敛些。”贾主簿领着一名未着吏服的年轻人走出回廊, 临了仍忍不住耳提面命。

“荀君既识鉴过人, 难眩以伪, 收敛有何作用……”年轻人穿着有纹饰的儒士长袍, 双肩背着书箧, 书箧顶用麻绳绑着一顶斗笠, 低未说完,被贾主簿神一瞪, 无奈闭嘴, 托了托后背往下坠的书箱。

“遵命,遵命。”年轻人念叨,“敬从命。”

贾主簿拿办法, 快步,向不知何时已站在庭中的荀府君拱手,“府君久候。”

荀忻自然留到身后之人, “是……”回忆起事, 不难联想到,“君所荐向导?”

“山阳仲长统, 拜见府君。”人卸下书箱长揖,姿态倒也落落大方。

虽然依照常礼, 庶民见太守应该行跪拜礼。

所幸荀忻并不计较俗礼细节, 不着痕迹地打量人。昨天贾主簿向推荐时说的是“游学少年”, 理所当然地以为向导是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人,这位身高七尺有余,眉目疏朗, 幅巾束发,甚至下颌留了乌黑的短须,怎么看也不像是未成年。

“府君,另有一事,当向府君致歉。”主簿从侍从所奉的托盘取起一物,只见红布下盖着的是青绶与玉印。

“王邑未肯归河东太守印绶,守牧无印绶则政令不行,为州府刻工备急就所刻……司隶已书朝廷,诉清原委,请罪自劾,稍待时日,朝廷必将遣使,重授府君二千石印信。”

“府君?”

“无事,多谢司隶思虑周全。”收下贾主簿双手奉的印绶,荀忻直到骑马背之时,仍有些神思不属。

春草绵绵,河滩附近紫红『色』的不知名小野花疯长,行在其中,如游浩瀚花海,是不合时宜的烂漫美景。

白马尚未褪去冬日里痴长的『毛』发,加主人的精心照料,通体雪白,鬃『毛』柔顺,身形流畅,显得神骏异常。

骑着匹瘦小驽马的年轻向导不自觉地被白马吸引目光,看得久了,又注到荀府君腰带青丝所悬的玉饰,两枚同样材质的袖珍玉印被丝绳穿为一对,白如羊脂,在其主人身黑衣的映衬下,时刻泛着温润柔和的光泽。

方才在队伍检视之后的将军驱马而来,这位赵将军虽为农官,但面容俊朗,气度沉毅,言行举止颇有威严风度。然而当这两人并辔而行时,这种威严感仿佛能收放自如般,奇异地减弱了些许。

素昧平的人初见,如隔镜观人,审视是相互的。

“州府既能遣一吏随我北,却为何偏使一白衣与君赴河东?”赵云以素来平静的语气疑道。

荀忻想了想,北驰援钟元常是州府众吏的本职之事,至于送赴任,置身险境又并非本分,不派州府属吏似乎在理之中。

有一个方面,希望门能得提携?

“贾簿确属糊涂人。”荀忻轻叹道,随即示那位向导靠马过来。

“不知……仲君贵庚?”记得人方才自称仲长统,姓“仲”,字“长统”?

年轻的向导面『露』难『色』,“虚长二十一。”顿了顿,拱手,“府君,在下复姓仲长。”

“仲长——统?”

“是。”

荀忻:“……”

“实在抱歉,忻实非有,君见谅。”原本对贾主簿打包弟子望提携的行为略感不快,想到与人相谈的第一句就翻车,那一点不满刻与尴尬相抵,烟消云散。

“本非着姓,有所不知乃人之常,府君无须致歉。”听到荀忻主动道歉,仲长统说语气愈发和缓。

赵云道,“未见仲长之,云亦不知有姓。”

“盖姓罕见,少有人记我表字,友人皆呼‘仲长’。”

“却不知仲长表字如何?”

“统字‘理’。”

“‘统’与‘理’义相通,好名字。”犹记当年袁绍总爱品评宾客姓名,荀忻刻终于理解了,或许并不是袁人到中年,好为人师,能是实在有什么讲。

好在仲长统主动提起了题,“府君曾听到传闻?”

“愿闻其详。”

“郡中市肆皆传,河北伪命郭援,欲与府君争河东太守之位。”

“匈奴作『乱』平阳,统窃以为,事想必与并州刺史高干脱不了干系。”

“郭援已是并州刺史座客,又与钟司隶有渭阳之谊,一旦发兵河东,府君如何阻挡?”

“恕统无礼,府君已有应对之策。”

这几句的信息量很大,但荀忻听完,心底想『揉』一『揉』耳朵。仲长统的术对来说过于耳熟,让不禁思考,当年给老曹献计时是否也这么明显且硬?

一能看破心思,却得装糊涂,难为曹了。

人皆有青涩年少时,荀忻是顺从仲长统的心哄,“实无对策,仲长有何教我?”

仲长统看着,表有些犹疑,“府君是早做打算为宜。”

“仲长不肯教我?”荀忻默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