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三国]谋士求生指南 > 第110章 内忧外患未竟之语

第110章 内忧外患未竟之语

建安四年正月, 河北邺城郊外连营数十里,大军集结待发,袁绍亲赴军营。

中军大帐中河北文武齐聚, 共议南下之事。

有人掀帐而入, 冷风寻着缺口灌进来, 坐在帐门附近的文吏不由打了个寒颤, 抬头便想骂人。

然而看到那张冷硬而执拗的脸, 他默默把即将脱口而出的叱责咽入腹中。

田丰可惹不得, 这位是敢和袁公翻脸的主。

坐在主位上的袁绍抬眼一看,“别驾入座。”

帐中的仆从自觉地搬来坐席, 引田丰坐下。

田丰一进来, 帐内的气氛陡然凝重几分,谁都能感受到上头那位压抑的气场,如风雨欲来。

袁绍这几天心情很不好, 罪魁祸首是此刻还在乘风破浪的刘玄德。

谁能想到城池坚固如徐州,当年陶谦尚可以坚守数年,去年吕布苟延残喘也苟住大半年, 而那刘备望见曹『操』麾盖, 竟直接弃城跑了?

明明两方结盟,他长子袁谭近在青州, 刘玄德不去求援,不收拢余部, 反而不知所踪?

事已至此, 等不到良机便罢, 袁绍望向下首的群僚,“河水两岸津渡极多,以黎阳、延津为重, 必先拔之。”

郭图颔首,“明公所言极是,黎阳、延津曹军不过千余驻军……”

“谬矣。”

他话没说完便被一人打断,只见刚进帐的田元皓站起,“时机稍纵即逝,难得而易失。淮阴侯曾言,‘时乎时,不再来’。”

“曹军东征凯旋,士气正盛,已失决战之机。”

“且曹公善用于兵,变化无方,其众虽少,却不可轻忽。”

郭图听着这动摇军心的话,眯起眼,“依别驾之意,不出兵当如何?”

田丰拄杖叹息,“还当以久持之。”

座中的沮授闻言抬起头,不禁望向田丰,元皓也支持他的建言?

只听田丰道,“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不如暂修兵养民,然后趁其空虚,遣精锐为奇兵,袭扰河南。”

“曹军救右则击左,曹军救左则击右,使其疲于奔命。”

“而我以逸待劳,不出两年,不战而胜。”他所说与沮授当初献的计策一般无二。

“如今舍却必胜之策,欲以一战定胜负……”田丰凝视上首的袁绍,气息急促,须髯微微颤动,“成败孰知?”

对面将军席的淳于琼听不下去,不忿道,“别驾危言耸听……”

“放肆!”

主位上一声含怒的呵斥听得众人一惊,淳于琼偏过头,不情愿地闭上嘴。

“此战胜负难料,一旦有变,悔之无及!”田丰痛心疾首以杖击地,“将军,三思。”

他不称“明公”而称“将军”,隐隐有追忆旧情的意思。彼时公孙瓒还是他们的强敌,袁绍与他同车同席,对他言听计从。昔日君臣相得,如今横眉冷目,人情险于山川,不得不叹。

帐中其余人大气都不敢喘,连一向肆意妄为的许攸也收敛许多,低头默不作声。

田元皓说的是人话吗?大战在即,公然在主公面前吹捧曹『操』,在群僚面前断言此战难胜,难说不是祸『乱』军心。

都说忠言逆耳,田元皓这话也说得太难听。许攸暗自唏嘘,老倔头,不知变通。

那边的沮授见事态发展不妙,忙伸手要拉田丰坐下,便听上首传来木牍摔落的响声。

袁本初推落案上的木牍,掩在袖中的手指不能自抑地颤抖。

他扶案缓缓站起身,“田丰『乱』我军心。”

“其心可诛。”

“此帐容不下汝。”袁绍望向身边值守的大戟士,拂袖冷道,“送别驾赴狱中自省。”

“明公?!”沮授想要出言劝解,却见袁绍甩袖便走,卫士紧随左右不能近身。

田丰被大戟士倒剪双手,推攘出帐。众人只见这位威望极重的田别驾扔下了他的木杖,惨然大笑。

他回头望一眼袁绍离开的空位,自嘲一般叹道,“噫,竟至于此!”

……

正月,袁绍发兵黄河,亲自领兵,屯兵于黎阳,分兵攻打黄河北岸的延津。

与此同时三位都督中的郭图、淳于琼出兵,与大将颜良一同渡河南下,攻东郡太守刘延。

曹营收到了河北传来的檄文。

身在许都的荀忻有幸一睹这篇陈琳的传世巨作——《为袁绍檄豫州文》。

全文接近两千字,文采飞扬、引经据典,从曹『操』的祖宗三代骂起,点出老曹不光彩的身世,直称“赘阉遗丑”。

又穷举老曹所做不道德的事,斥其侮辱王室,违法『乱』纪,污国害民。

转头夸起袁绍,树立袁公光辉的形象,与天人共愤的老曹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给老曹的首级明码标价,“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并特别注明,投降的曹营将校诸吏一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