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图说民国风云人物:江湖卷 > 仰慕强人,落草为寇

仰慕强人,落草为寇

姚大榜1882年生于湖南西部的晃县方家屯乡杨家桥的牯牛溪。其父姚德钦,其母杨氏,祖辈均是忠厚老实人家,以务农为业,耕种几十石谷田,没出过邪恶之人。

姚大榜原来并不叫“大榜”,因为他小时候长得浓眉大眼,愣头愣脑,两腿滚圆,两个膀子尤其粗大,父母特别疼爱他,就叫他为“大膀”,“膀”“榜”谐音,因此得了“姚大榜”这个名。

由于一个哥哥早先夭折,姚大榜自小便娇生惯养,少年的时候就养成了好逸恶劳、吃喝*赌的坏毛病。他读过私塾,认得几个字,看了些杂七杂八的书,但好的没学会,却把绿林好汉杀人越货的那一套本领

学会了,并把那些杀人的草莽英雄称为“强人”,萌发了要做“强人”的念头。

16岁时,姚大榜进了贵州讲武堂,在那里学得一身玩刀弄枪的本领,奔跑如飞,登山如履平地,从那里回到乡里,他更是有恃无恐。

年少气盛是祸根。一次,姚大榜为一头牛与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用火药枪将人打死,闯下大祸。从此只好结帮为匪,将错就错。

起初,姚大榜羽毛未丰,有些胆小,便带其匪帮到贵州掳抢,打家劫舍,残害无辜,得了一笔横财,回牯牛溪,发展为大土匪。为了便于作恶,他把家也从离县城不远的牯牛溪搬到湘黔两省交界的偏僻地区方家屯扎棚

居住。此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利于活动。

姚大榜读过几本书,肚子里还有点墨水,他的势力能一步一步地扩展,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老鹰不打脚下石。”他不允许外人或手下人在方家屯一带为非作歹,若有不轨事件发生,将追查到底。

有一次,他手下一吴姓匪兵,在他管辖范围内杀了一个过路商人,外人说是姚大榜干的。他追查到姓吴的,吓得吴面如土色,全身发抖,当即跪下对姚大榜作揖道:“我真该死!请老辈子(当家人)饶命。”姚大榜为了杀鸡儆猴,不再追问,就说道:“好,你回去吧!”吴以为他在发慈悲,

连连磕头,起来转身刚走几步,就随着“叭叭”的枪声倒在血泊里。

有了实力,就有了地位,就有人请他出来“主持公道”。这是他站稳脚跟的护身符。姚大榜“当仁不让”摆出一副不偏不倚的样子,四处吃请。用姚的话来说就是“偷不如抢,抢不如有人乖乖送上门”。他说偷是小人干的,抢是强人所为,坐等送上门是为官的福气。姚大榜就是以实力为自己在湘黔两省交界之处赢得了统治者的地位。

离方家屯不远的陈老满家,被贵州匪首潘桥桥抢劫,陈老满告知姚大榜。大年初一,姚大榜就带人去把潘桥桥等人抓来,一面要陈出500块银洋的“辛苦”费

给他,一面要潘退还陈家财物。待钱物交清,他又当众人面把潘等杀了。

方家屯附近的几个村子,***不敢去抽兵派款,青年人被抓兵或遇官司等事,只要给姚大榜钱,就可以万事大吉。乡里发生纠纷,都由他说了算。

为了笼络人心,掩人耳目,他在晃县、玉屏、万山交界的三角地区,办了一所玉屏中心学校,自任“校长”,表面上是解决附近儿童读书难的问题,不明真相的人,也认为“姚校长”给地方上办了一件好事。实际上他是以此为据点,与各处土匪勾结,坐地分赃。姚大榜的这两手,使其俨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地方上的事都由他说了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