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奇拉小说网 > 图说民国风云人物:江湖卷 > 十里洋场,流氓大亨

十里洋场,流氓大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那些在旧中国的江湖中纵横捭阖,能量极大的人物,我们称其为“流氓大亨”。虽然这些大亨们未必是高官显宦,但是对社会的影响力却是大得出奇,甚至有时候历史都会被这些在社会的灰暗地带生活的人所操纵。

——

出身贫寒,辗转江湖

说到青帮,那应该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成立于雍正年间,和那个《鹿鼎记》里的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后来分出来的洪门并列,与欧洲的罗斯柴尔德三巨头、中国台湾的竹联帮等并称“世界七大神秘组织”。

青帮到清末民初时,其辈份已传到大、通、悟、学四字。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张仁奎,就属于青帮中辈分极高的“大”字辈。

关于张仁奎的幼年生涯和早期生活,大多来自传闻与其门徒的记述,可信度并不是太高。但为了完整地描述他的经历,我们还是需要简单地介绍一下。

张仁奎,字锦湖(也有写作镜湖),1**5年出生在山东滕县沈庄村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幼年,据说一直在跟随表**武,因为悟性极好,学得很快,渐渐的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

在有些材料中说,张仁奎中过武秀才,这件事的真伪无从考证,

但从张仁奎后来闯荡江湖时的身手来看,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山东各地闹起了“义和团”,年轻气盛的张仁奎也加入了。义和团在当地的主事人马风山是青帮第二十代“礼”字辈,马风山十分欣赏张仁奎的勇猛,收他为徒弟,并把他排在第二十一代的“大”字辈。

义和团被镇压之后,张仁奎流浪江湖,加入到了青帮师兄徐宝山麾下,和其一起贩私盐。

贩私盐的买卖并不好做,过的都是刀头舔血的日子。在无数次的火并中,具有一身功夫的张仁奎脱颖而出,成为了徐宝山的心腹。

后来,徐宝山觉得仅仅依靠贩盐走私尚不足以成事,又结交泰州的洪门首领任春山合开洪门山堂,从二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名曰“春宝山”。这样,徐宝山既是青帮的兴武泗帮的“大”字辈首领,又成了哥老会的山主,从而达到了青洪两帮联合的目的。

随着徐宝山的势力越来越大,清廷深为惊恐,密令苏皖鄂各督,“不动声色,设法捉拿,以消乱萌”。两江总督刘坤一本想联合皖鄂各督以武力镇压,可对徐宝山的会党势力又十分恐惧。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张謇急急致函刘坤一,出谋划策。

张謇在《为招抚徐宝山致刘督部函》中说:徐宝山势力太大,若以武力相拼,即使一时镇压了徐宝山,可他的部众不会束手就擒,自会东山再起,其害无穷。徐宝山是个唯利是图的草头王,将其招安乃是上策。此辈如一堆乱柴,徐宝山乃束柴之绳。徐宝山招安了,他的部众也就不会闹事了。

刘坤一细问招安之策。张謇说:“给徐宝山封官,给衔不超守备以上,专令镇缉沿江诸匪。将其现有人马编伍,按时发饷。”刘坤一依计行事,立即找人联系上了徐宝山,说明意图。徐宝山获讯后提出三个要求:一赦罪,二赏官,三收其徒使用。刘坤一全部答应。徐宝山摇身一变,成了缉私营和虎字陆营营长。

徐宝山被招抚后,竭力帮助清朝当局控制地方治安,成了清政府镇压会党的工具。徐宝山虽然是青帮“大”字辈,在接受了清廷招安后,开始回过头来消灭本门弟兄。为此,青帮特地定下严厉的律法:“提春字挖眼睛,提宝字,割舌头”,将徐宝山这一派人,全部驱逐出帮外。谁敢再拿徐宝山招摇,立刻处以挖眼、割舌的酷刑。

在辛亥革命前夜,徐宝山由于在维持地方治安中有功,深得地方当局的信

任。两江总督张人骏为了防止革命,要他招兵买马以编练成军。不久,徐宝山升为巡防营统领,负责江北的防务,从而成为一支实力相当的地方武装,称霸一方。

当时,张仁奎带着一部人马驻守镇江。在镇江的时候,张仁奎跟同盟会有了联系,并秘密入盟。1***年武昌首义成功后,徐宝山也宣布反正,张仁奎当即配合。不久,扬州同盟会组织“江浙联军”,协调民军进攻南京,徐宝山让张仁奎率部出征。

当时,驻守南京的是“辫子大帅”张勋,

手下兵士多是土匪出身,个个凶狠。张仁奎亲率青帮子弟冲锋在前,一把大铡刀上下翻飞。张勋抵挡不住革命军气势如虹的进攻,狼狈逃入徐州,南京得以光复。

南京既下,革命党决定迎***到此就任大总统。张仁奎对***仰慕已久,自告奋勇前去迎接,从而结识了不少同盟会高层人物。

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成立。徐宝山“反正”有功,部队被扩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张仁奎因尤其英勇,被提拔为第七十七混成旅旅长,依旧隶属徐宝山部。

接着是“南北议和”,袁世凯担任临时总

统。徐宝山投靠袁世凯,接受了袁世凯25万元的赠款。他为了表示对袁的效忠,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